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康的意思、不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康的解釋

(1).不安甯。《書·大诰》:“天降威,知我國有疵,民不康。”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帝乃憂中國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南史·王鎮之傳》:“ 鎮之 少著清績,必将繼美 吳隱 , 嶺南 弊俗,非此不康也。”

(2).謂患病。 宋 孔平仲 《續世說·讒險》:“ 太宗 自 遼東 還,發 定州 ,在道不康…… 褚遂良 傳問起居, 洎 泣曰:‘聖體患癱,極可憂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不安康、不安甯,常用于描述身體不適或時局動蕩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義項與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不安康;不安甯

    指身體或精神上的不適,或社會環境的動蕩不安。

    出處:

    《詩經·唐風·蟋蟀》:“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其中“大康”即“泰康”,反推“不康”為不安樂之意。

    《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鄭玄箋:“不敢自安逸。”

  2. 疾病;患疾

    引申為身體染病。

    出處:

    《尚書·康诰》:“恫瘝乃身,敬哉!” 孔傳:“恫,痛;瘝,病。治民務除惡政,當如痛病在汝身欲去之。” 此處“瘝”通“矜”,與“不康”義近。


二、訓诂與演變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詩經·大雅·召旻》

    “旻天疾威,天笃降喪。瘨我饑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天降罪罟,蟊賊内讧。昏椓靡共,潰潰回遹。實靖夷我邦。”

    → 描繪饑荒動蕩之世,“不康”的深層社會狀态躍然紙上。

  2. 《逸周書·祭公》

    “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王受之……用克龛紹成康之業。”

    → “成康”為西周治世,“不康”即與此盛世相反。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不康”詞條,釋義為“不安甯;疾病”。

    鍊接:漢語大詞典網絡版(需訂閱訪問)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康”為“安樂,安甯”,并引《詩經》《尚書》用例佐證。

  3. 《爾雅注疏》(清·郝懿行)

    訓“康”為“安也”,為理解“不康”提供字源依據。


五、現代使用提示

“不康”屬文言遺存詞,現代漢語極少獨立使用,但衍生詞如“康甯”(平安無疾)、“康泰”(健康安泰)仍存于書面語。研究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避免脫離曆史背景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不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1. 不安甯
    指社會或個人的動蕩、不平靜狀态。例如《書·大诰》中“民不康”即描述百姓生活不安定,漢代文獻《吳越春秋》也提到“憂中國之不康”,強調國家層面的動蕩。

  2. 患病
    用于描述身體或精神上的疾病。如宋代孔平仲《續世說》記載唐太宗“在道不康”,即指其途中患病。此義項在古籍中多與“聖體患癱”等表述關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尚書》《吳越春秋》等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生生并州刀擯絕采木超世之才超員澄岚俦擬代銷單季稻道釘洞中仙鬥方名士娥娥搤腕翻筋鬥豐露分鸾古别離過眚獾子魂搖魄亂胡撲搭瞷瑕濟辦節慨警引進顯捐金崛出鞠讻肋肢六六漏聲魯直能手泥耳籠首挪窩兒翩妍破荒潑煙花七科適窮精棬棬日天子瑞獸蛇虺舍近即遠獸藁水禁束頭淑媛堂下同心同德污亂夏鼎商彜鹹安宮鮮緑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