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妝用的鉛粉和油膏。用之可使膚色白晳。 宋 梅堯臣 《銅雀硯》詩:“築緊風雨剝,埏和鉛膏精。”
(2).即鉛霜。一種染黑發須的化妝品。 宋 蘇轼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韻》之二:“鉛膏染髭鬚,旋露霜雪根。”參見“ 鉛霜 ”。
鉛膏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美白類化妝品
指由鉛粉與油膏混合制成的古代化妝品,用于塗抹皮膚以增白,常見于宋代詩詞記載。例如蘇轼詩句提到“鉛膏染髭鬚”。
染發類化妝品
即“鉛霜”,一種以鉛化合物為主的染黑須發用品,通過化學反應使毛發着色。
鉛膏在工業中特指蓄電池制造的關鍵材料,由鉛粉、硫酸、水及添加劑混合而成,形成可塑性膏狀物。其成分包括氧化鉛(PbO₂)、堿式硫酸鉛、金屬鉛等。例如:
鉛膏的制備涉及物理與化學變化,不同用途對應的配方及工藝差異顯著。例如,化妝品鉛膏注重細膩度與安全性,而工業鉛膏則強調導電性和耐腐蝕性。
鉛膏(qiān gāo)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豪華拆分部首是「金」和「肉」,它的總筆畫數是19。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醫學領域。在古代,鉛膏是一種利用鉛和油煉制而成的藥膏,被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和傷口治療。
在繁體字中,「鉛膏」是「鉛膏」的寫法。繁體字的使用現在在台灣和香港地區仍然很常見。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鉛膏」有一些變體。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鉛膏」,而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是「䞲䞲」。
以下是一個有關鉛膏的例句:
他受傷後,醫生給他塗上了一層鉛膏。
鉛膏的組詞:鉛膏器、鉛膏病、鉛膏師。
鉛膏的近義詞:靈藥、止痛膏。
鉛膏的反義詞:散夥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