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潔的意思、方潔的詳細解釋
方潔的解釋
亦作“ 方絜 ”。1.方正廉潔。《後漢書·王丹傳》:“ 丹 資性方絜,疾惡彊豪。”《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今宰制之臣十餘,皆文學適用,操履方潔。”
(2).謂與其潔白相比配。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幹青雲而直上。”
詞語分解
- 方的解釋 方 ā 四個角都是暗乃謀咝位蛄雒娑際侵苯撬謀咝蔚牧⑻澹骸模ㄒ喑啤胺階印保!邸 數學上指某數自乘的積:方根。平方。開方。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地區,地域:地方。
- 潔的解釋 潔 (潔) é 幹淨:清潔。整潔。純潔。潔具。潔癖。 廉明,不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潔。潔身自好(刼 )。 淨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方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鮮明的褒義色彩,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格高尚。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闡釋:
-
品行端正,為人正直:
“方”在此取其“方正、正直”之義,指人的行為舉止合乎規範、道義,不偏不倚,有原則,有棱角。它強調的是内在的道德準則和外在行為的剛直不阿。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53頁): “方”有“方正,正直”義項。例如《老子》:“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6.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0。
- 《辭源》(修訂本,第1367頁): “方”釋義包含“方正,正直”。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 辭源(修訂本).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3。
-
操守清白,廉潔自持:
“潔”指潔淨、清白,引申為人的品德純潔無瑕,不貪污受賄,不隨波逐流,能夠堅守廉潔的底線。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1360頁): “潔”有“清白;操行清白;廉潔”義項。例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志潔,其行廉。”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5.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0。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674頁): “潔”釋義包含“清白;廉潔”。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6。
綜合釋義:
因此,“方潔”合起來,意指為人方正不阿,品行正直,且操守清白,廉潔無私。它是對一個人道德情操的高度贊美,常用于形容官吏、文人或品德高尚之士。
引文佐證:
此詞在古代文獻中即有應用,例如:
- 東漢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評價屈原時提到:“方潔之士,不可與同群也。”(大意是:像屈原這樣方正高潔的人,是無法與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這清晰地體現了“方潔”用于形容人格高尚、不與濁世妥協的含義。
- 參考來源: 王逸. 楚辭章句. 見:洪興祖. 楚辭補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古籍原文,可查閱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方潔”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āng jié,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
方正廉潔
指為人品行端正、清廉自律。
古籍出處:
- 《後漢書·王丹傳》:“丹資性方絜(通‘潔’),疾惡彊豪。”
- 《續資治通鑒》中也提到官員“操履方潔”。
-
與潔白相比配
形容事物或人的品格如白雪般純淨,可與之媲美。
文學用例:
- 南朝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幹青雲而直上。”
二、名字寓意
作為人名,“方潔”結合了“方”的方正、正直與“潔”的純潔、高尚之義,寓意為人正直清廉、品格高潔。
三、文學用例
古代詩詞中常以“方潔”形容人或物的高潔特質,例如:
- 宋代劉摰:“堅平宜荷明堂柱,方潔當函玉牒書。”
- 清代馮柷:“品淨心方潔,香凝妙絕塵。”
“方潔”既可形容品行廉潔正直,也可比喻如白雪般純淨,常用于古籍與文學創作,作為人名則寄托了高尚品格的期許。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詩詞賞析,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哀頓鮑裡斯·戈東諾夫悲謝傅别動隊竝世唱理潮湧馳兵待須當應丹柰淡食頂上鈍敝範物風斯在下伏祭賦恤槁骸狗矢怪物絓漏奤子畫論環繞毀跌賄政加官簡少叫價茭米家鼠救弊勞步龍公輪藏緑滋命诰民靈能手辟名淺劣秋豪劬學三都賦上忙生光勝算收臧帥意束身自修讬夢望遠鏡味素烏匼無聲詩鮮新枵然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