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差不正。《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正為五百年鄉黨婚親相連,至于公理,時有小小頗迴,為當隨宜斟酌。”
“頗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ō huí,主要含義為偏差不正。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頗回”指事物或行為偏離正确方向或标準,帶有“偏差、不公正”的意味。例如《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中提到的“時有小小頗迴”,意為“偶爾出現輕微偏差”。
單字解析
部分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迅速回轉”,可能與發音相近的詞彙混淆。但根據權威典籍和主流詞典,“偏差不正”是更準确的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原文或《辭海》等工具書。
《頗回》可以作為動詞或名詞使用,意思是稍稍回到、回頭或回歸。作為動詞時,它表示恢複到原來的狀态或位置;作為名詞時,它指代稍稍回來或回歸的行為。
《頗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頗”和“回”。
1. “頗”是一個單獨的漢字,其部首為“頁”,共有6畫。
2. “回”是一個單獨的漢字,其部首為“囗”,共有6畫。
《頗回》是普通話中的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及相關方言。繁體字為「頗迴」。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漢字的寫法是沒有統一的标準的。但可以通過考古文物、古籍等來了解一些古時候的寫法。對于漢字「頗回」來說,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構造保持相似。
1. 他頗回了點兒,又加入了我們的讨論。
2. 這部電影讓觀衆頗回了童年的記憶。
3. 發生了一些問題,我們需要稍稍頗回來重新計劃。
1. 頗然:意為相當、較為明顯。
2. 回歸:意為恢複原處、重返。
3. 返頗:意為返回、遵循原路線。
1. 返還:意為歸還、退還。
2. 歸來:意為返回、回歸。
3. 重返:意為再次回到、重新回到。
1. 留存:意為保持不變、停留。
2. 離去:意為離開、離開原處。
3. 暫離:意為短暫離開、暫時離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