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 魏 嵇康 與 阮籍 的并稱。兩人詩文齊名,皆以嗜酒、孤高不阿著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於時 正始 餘風,篇體清澹,而 嵇 、 阮 、 應 、 繆 ,并馳文路矣。”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夫子 嵇 阮 流,更被時俗惡。” 宋 蘇轍 《林筍》詩:“ 嵇 阮 欲來從我飲,開門一笑亦逢迎。” 清 方文 《窮冬六詠》之一:“生來 嵇 阮 性,麯蘖助天機。”
“嵇阮”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嵇康與阮籍的合稱。這一稱謂源自兩人在文學、性格及處世态度上的相似性,具體解釋如下:
兩人同屬“竹林七賢”,這一群體以放達不羁、反對禮教著稱。嵇阮的文學與精神對後世文人(如陶淵明、李白)影響深遠。
如需查看更多相關曆史文獻或作品分析,可參考《文心雕龍》《晉書》等典籍,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查詢原始出處。
《嵇阮》(ji1 ru3)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嵇(ji1)是由“山”(山)部首和“基”(基)構成,拆分出的筆畫有12畫;阮(ru3)是由“阜”(丘)部首和“元”(丢)構成,拆分出的筆畫有10畫。
《嵇阮》這個詞源自于《詩經·齊民》篇:“送阮公之濠上,言刀光乎嵇阮。”其中,“嵇阮”指的是兩位古代樂人。此後,“嵇阮”這個詞便被用來指代音樂之才。
在繁體字中,嵇阮仍保持“嵇阮”的寫法,不發生變化。
在古代,嵇阮可能有着不同的寫法。比如在《廣韻》中,将“嵇阮”寫為“杞阮”。以下是一個關于嵇阮的例句:“嵇阮逸辭,思感我音。”這句話指的是嵇阮的音樂給人們帶來了情感的共鳴。
有以下幾個與“嵇阮”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音樂、樂曲、樂音。
反義詞:沉默、寂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