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皮油的意思、皮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皮油的解釋

即桕脂、桕油。從烏桕籽殼外層取得的白色蠟狀物質,可制蠟燭、肥皂等。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皮油》:“其皮油造燭,截苦竹筒兩破,水中煮漲(不然則粘帶),小篾箍勒定,用鷹嘴鐵杓挽油灌入,即成一枝。插心於内,頃刻凍結,捋箍開筒而取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皮油是漢語中對特定動植物油脂的傳統稱謂,主要包含以下兩類含義:

一、傳統工藝中的植物油脂

指從植物果皮或種子外殼中提取的油脂,尤指烏桕籽外層蠟質榨取的固狀油脂(區别于内核仁榨取的“桕油”或“青油”)。這種皮油呈白色蠟狀,古代廣泛用于制作蠟燭、肥皂、膏藥及塗料。《天工開物》記載:“皮油造燭,普天皆用”,其工藝需經蒸煮、舂碾、蒸甑、包裹、壓榨等多道工序。現代工業中,烏桕皮油仍用于生物柴油、化妝品原料。

二、動物皮革加工的副産品

指動物皮革鞣制過程中産生的脂肪副産品,即從生皮刮下的油脂混合物(如牛蹄油、羊毛脂)。這類皮油需經精煉去除雜質,曆史上用于潤滑劑、皮革保養或低檔肥皂,現代則作為化工原料回收利用。

地域與文化差異

在部分方言區(如江淮官話),“皮油”亦泛指桐油(桐樹種仁油),因其具有防水防腐特性,常用于木器、油布、油紙傘的表面塗裝。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指代對象。


來源參考:

  1. 宋應星《天工開物·膏液》(明代科技著作)
  2. 《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烏桕條目
  3. 《皮革化學與工藝學》(輕工業出版社)
  4.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江淮官話詞彙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皮油”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

一、物質名稱:烏桕籽提取的油脂

  1. 基本定義
    皮油又稱桕脂、桕油,是從烏桕籽殼外層提取的白色蠟狀天然植物油脂,其成分主要為脂肪酸和甘油。

  2. 物理特性
    具有高硬度(凝固點達53℃)、易皂化等特點,外觀呈白色或微黃色不透明狀,可提煉香精香料、硬脂酸等。

  3. 曆史記載
    明代《天工開物》詳細記錄了用皮油制作蠟燭的工藝:将油灌入竹筒,凝固後取出,插入燈芯即成蠟燭。

  4. 應用領域
    廣泛用于制皂、化工、醫藥、食品及生物柴油,可替代工業棕榈油,還可制作抛光蠟、飼料添加劑等。

二、成語含義(存疑)

提到“皮油”指言辭虛僞、浮誇,但此解釋與其他來源矛盾,可能為誤載或方言用法,需謹慎參考。


若需進一步驗證成語含義,建議查閱更權威詞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習安徽省闇行報錄被子并翦博士後鸧括拆襪線闡揚光大焯耀楚宮衣出頭人大義凜然等高線短統靴敦倫放象棍棒合變核辯鹖鳥冠黉室滑七擦悔服胡母敬羨精壯兩大煉焦爐列兵馬法靡貳鳴奏怒潮盤多偏任铍鍼迫蹙撲碌碌撲撻欽隆齊驅并駕悛惕劬勞之恩上風官司上和下睦尚同善治生畜沈默默蛇纓石迳食肆四離四絕馊酸涕欷紋身文勳無足挂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