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副職。 明 李東陽 《送荊庭春之雲南按察副使序》:“朝大夫士多以為 庭春 之賢而置遠地,領偏任,俾不獲大施所藴,為 庭春 惜。”
(2).片面信任。 清 侯方域 《宦官論》:“勿偏任宦官而曲防朝臣。”
“偏任”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指擔任非正職的職位,通常用于描述官員或職務的輔助性角色。例如明代李東陽在文章中提到的“領偏任”,即指擔任按察副使這類副職。
表示對某人或某方面過度偏袒、缺乏公正的信任。清代侯方域曾用此詞批評統治者“偏任宦官而曲防朝臣”,強調不能隻依賴某一群體而忽視制衡。
以上解釋綜合了權威詞典和古籍用例,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分析。
偏任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動詞的意義。它指的是偏袒、偏愛、偏偏向某人或某一方面,而對其他人或方面不公平或不公正。
偏任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11。
偏任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中,原意是指任命官員時有所偏袒。在繁體中,偏任的寫法和簡體一樣。
古時候,偏任的寫法與今天基本一緻,隻是在字形上略有不同。
他在分配任務時總是偏任一方,導緻其他人感到不公平。
偏私、偏愛、偏心、偏聽、偏向等。
偏袒、偏愛、偏心等。
公正、公平、無私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