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不二。《後漢書·李陳龐陳傳贊》:“ 禪 為君隱,之死靡貳。”
“靡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靡貳”意為“猶不二”,即沒有二心、忠誠專一。其中“靡”表示否定(相當于“無”或“不”),“貳”指二心或背叛。
該詞出自《後漢書·李陳龐陳傳贊》:“禪為君隱,之死靡貳。” 此句描述人物至死忠誠不渝的品質。
與“靡貳”相關的成語包括“靡靡之音”“參天貳地”等,均體現古漢語中“靡”“貳”的用法。
“靡貳”多用于形容忠誠堅定的态度,常見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強調人物在困境中仍保持專一、不背叛的品格。
《靡貳》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糜爛堕落、輕浮放蕩的意思。
《靡貳》由部首革和貝組成。
革:左右結構,一共4畫。
貝:左右結構,一共7畫。
因此,《靡貳》總共11畫。
《靡貳》在《康熙字典》中出現,是根據古文獻進行整理和歸納的。
在繁體字中,《靡貳》寫作「靡貳」。
在古時候,漢字《靡貳》的寫法稍有不同。
靡:表示糜爛堕落的意思,寫作「﹒爲」。
貳:表示輕浮放蕩的意思,寫作「弗貳」。
1. 他過于追求享樂,導緻生活靡貳不堪。
2. 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漸漸靡貳起來。
1. 靡革:指糜爛堕落的意思。
2. 貳言:指輕浮放蕩的意思。
1. 輕薄:形容人舉止言談輕浮不嚴肅。
2. 放肆:形容人的行為态度放蕩不羁。
1. 嚴謹:指人的思維和行為不敢放肆,十分謹慎。
2. 純潔:指人的思想和行為沒有玷污、不雜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