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探花使的意思、探花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探花使的解釋

(1).亦稱“ 探花郎 ”。 唐 時稱進士及第後 杏園 初宴時采折名花的人,常以同榜中最年少的進士二人為之。 北宋 因之。 唐 李淖 《秦中歲時記》:“進士 杏園 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它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罰。”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六:“進士及第後,例期集一月,共醵罰錢奏宴局,什物皆請同年分掌。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為探花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

(2).鳥名。即桐花鳳。 元 伊世珍 《嫏嬛記》卷中:“桐花鳳小於玄鳥,春暮來集桐花,一名‘收香倒掛’,又名‘探花使’。” 明 楊慎 《桐花鳳畫扇》:“ 李之儀 有《阮郎歸》一詞詠倒掛雲:‘朱唇玉羽下 蓬萊 ,佳時近早梅。探花情味久安排,枝頭開未開……’自注雲:‘此鳥以十二月來,一名收香倒掛,又名探花使。性極馴,好集美人釵上,宴客終席不去,人愛之無所害。’”參見“ 桐花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探花使"是古代科舉文化中的特殊稱謂,其含義具有曆史演變特征。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原指唐代新科進士在杏園宴會時推選的采花使者。具體釋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詞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可見其本義專指宴會活動中負責采撷名花的青年才俊。

二、職能演變 唐代進士及第後舉行的"杏園探花宴"中,探花使需具備兩項特殊資質:1.年齡最輕;2.相貌出衆。宋人魏泰《東軒筆錄》載:"進士及第後...又選年少二人為探花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

三、語義轉化 宋代起,"探花"逐漸固定為殿試第三名的代稱。清人趙翼《陔餘叢考》考證:"惟第三名謂之探花,蓋鼎甲三人...沿唐俗也。"這種稱謂的演變折射出科舉制度的禮儀化進程。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常作為青年才俊的象征符號,如《牡丹亭》"探花使到洛陽"之句,即借古喻今暗指才子風流。需注意明清兩代官方文獻中,"探花使"已特指殿試一甲第三名,與唐代原義産生本質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探花使”是古代文化中的特殊稱謂,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科舉制度中的角色

  1. 唐代起源:新科進士在杏園初宴時,需選派兩名最年輕的進士擔任“探花使”,負責遊園采折名花。若他人先折得名花,探花使會被罰酒。
  2. 北宋延續:此傳統延續至宋代,仍由同榜年少者擔任,并需賦詩助興,故又稱“探花郎”。

二、鳥類别稱

指“桐花鳳”,一種體型小巧的鳥,因常在桐花開放時出現得名。元代《嫏嬛記》記載其别名“探花使”,明代楊慎的詩詞中亦有提及。


補充說明:唐代“探花使”與明清“探花”不同,前者是宴會職務,後者指科舉第三名。此稱謂反映了古代科舉文化與自然意象的結合,兼具人文與詩意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白鴉百镒半新半舊豹霧隱表生孛散朝論成都蔔馳擲籌幹祠廪忖料頂皮兒鍛竈獨豎一幟發籤鋒燹高弦觀機而動鬼出電入嗐聲頓腳紅樓滑動會日狐媚猿攀節署驚氣浸潦機緣镌價駒齒未落開噴裈袴勞資兩誼憐香惜玉了不起鹿角霜魯聖殍殕清熱勤濟上務式廓食譜石橋私分祀命俗谛宿襟逃田提督外辦枉謗衛顧危弦無天事險拔消悶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