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祀命的意思、祀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祀命的解釋

祭祀的命令。《左傳·僖公三十一年》:“ 衛成公 夢 康叔 曰:‘ 相 奪予享。’公命祀 相 。 甯武子 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 杞鄫 何事? 相 之不享於此久矣,非 衛 之罪也。不可以閒 成王 、 周公 之命祀,請改祀命。’” 杜預 注:“改祀 相 之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祀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祀命(拼音:sì mìng)指祭祀的命令,即古代君主或宗族首領下達的關于祭祀活動的指令。該詞由“祀”(祭祀)和“命”(命令)組合而成,強調祭祀行為的權威性和規範性。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三十一年》的記載:

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甯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不可以閒成王、周公之命祀,請改祀命。”

此處描述衛成公因夢境欲祭祀“相”,但甯武子以“不合禮制”為由反對,最終建議修改祭祀命令。

3.字義拆解

4.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先秦文獻中,特指與祭祀相關的官方指令,強調對傳統禮制的遵循。例如《左傳》中通過“祀命”一詞,反映周代祭祀活動的規範性和等級性。

5.相關争議

在《左傳》案例中,甯武子反對衛成公的“祀命”,因“相”非衛國祖先,祭祀對象需符合宗法制度。這體現了古代祭祀文化中“非其族類,不歆其祀”的原則。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祀命

祀命(sì m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由“示”字旁和“命”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祀命的部首是示字旁(礻),在漢字中屬于左右結構。示字旁作為會意形的部首,常常表示與祭祀、宗教有關的詞語。祀命的總筆畫數為11劃。

來源

祀命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經典《尚書》中,其中記載了祀命這個儀式。原本用來指人們祭祀天命、祈求神靈保佑的活動和儀式。古代人們認為通過祀神可以獲得神的厚愛和保佑,以帶來幸福和順利。

繁體

祀命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祀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不同。祀命在古代寫法中,示字旁的上方有一個“士”字,示字旁下方有一個劃而與其相連的橫。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了。

例句

1. 他每年都會舉行祀命儀式,以感謝神靈對他的保佑。

2. 在古代,皇帝會定期舉行盛大的祀命活動,祈求國家繁榮昌盛。

組詞

1. 祀神(sì shén):指進行祭祀神靈的活動。

2. 祭拜(jì bài):指以禮儀的方式向神靈表達敬意。

3. 祈求(qí qiú):指誠心地請求神靈給予幫助或保佑。

近義詞

祭祀、祭奠、宗教儀式。

反義詞

違背命運、逆天而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