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弦的意思、危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弦的解釋

急弦。《文選·張協<七命>》:“撫促柱則酸鼻,揮危絃則涕流。” 李善 注:“ 鄭玄 《論語》注曰:‘危,高也。’ 侯瑾 《筝賦》曰:‘急絃促柱,變調改曲。’ 陸機 《前緩歌行》曰:‘大客揮高絃。’意與此同也。” 唐 袁朗 《秋夜獨坐》詩:“危絃斷客心,虛彈落驚禽。” 唐 虞世南 《門有車馬客》詩:“危弦促柱奏《巴渝》,遺簪堕珥解羅襦。” 清 方文 《啟一子建作連理圖贈予賦此答之》詩:“大巧奪天工,中聲動危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危弦”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典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礎釋義
    指緊繃或高亢的琴弦,字面可理解為“高而急的弦”。“危”在此處取“高”或“急”之意,形容琴弦的緊張狀态。

  2. 文學引申
    常被用于詩詞中,比喻急促、悲切的音樂聲或緊張的心境。例如唐代袁朗《秋夜獨坐》中“危弦斷客心”,即以琴弦之危喻遊子内心的孤寂與不安。

  3. 典籍出處
    最早見于《文選·張協〈七命〉》:“揮危弦則涕流”,李善注引鄭玄觀點,強調“危”為“高”義,與急促的琴音相聯。後侯瑾《筝賦》、陸機詩作等亦用此意象,突出音樂的情感張力。

  4. 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修辭,用以營造緊張、凄清的氛圍。

“危弦”既是具象的樂器部件描述,亦承載了古代文人對情感與音律的細膩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弦

危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弦上震動的狀态。它由“危”和“弦”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危弦的部首是“卩”,它是一個具有獨立意義的偏旁部首。筆畫數為9劃,其中“卩”為2劃,“危”為7劃。

來源

危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琴曲的演奏技法。琴弦在演奏時會發出震動的聲音,這種狀态被形容為危弦。

繁體

危弦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危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和現代漢字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說文解字》,危弦的古代寫法為「危纟文」。

例句

1. 演奏者巧妙地掌握着危弦的技巧,使得音樂更加動人。

2. 他的琴音如同危弦一般,令人陶醉。

組詞

1. 危機

2. 弦樂

3. 危險

近義詞

近義詞有:顫弦,震弦,抖弦。

反義詞

反義詞有:安靜,平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