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始的意思、太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始的解釋

(1).古代指天地開辟、萬物開始形成的時代。《列子·天瑞》:“太始者,形之始也。” 張湛 注:“陰陽既判,則品物流形也。”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登乎太始之前,覽乎忽漠之初。”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序:“太始太素,荒淫造化之初。” 清 戴名世 《睡鄉記》:“睡鄉者,莫知其處。或曰‘太始之初,六合之外’。”

(2).引申為原始。 嚴複 《原強》:“然而此皆後天之事,因夫自然,馴緻如是,而非太始生理之本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始”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與曆史雙重意涵的古代詞彙。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太”為極緻、初始之義,“始”指開端,合稱表示宇宙形成的最初階段,即“萬物成形的原始狀态”。這一概念最早見于《列子·天瑞》,其中将“太始”列為宇宙演化序列:“夫有形者生于無形……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說明其作為物質形态起源的哲學定位。

《白虎通義·天地》記載:“太始者,形兆成也”,漢代班固在此将“太始”與“太素”“太極”并列,構成完整的宇宙生成論體系。在曆史應用中,漢武帝曾以“太始”為年號(公元前96-93年),《漢書·武帝紀》載其诏書“朕巡荊揚……著見景象,僾然如有聞,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禅肅然,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往有司議更曆,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作《太始曆》以追術之”,展現了該詞在曆法改革中的實際運用。

從訓诂學角度,《說文解字》釋“始”為“女之初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天地之始”,印證了“太始”在漢字構形中蘊含的原始意象。現代《辭源》将其定義為“古代指物質形成的最初狀态”,保持了詞義的曆史延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

“太始”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宇宙生成的早期階段。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太始指宇宙形成過程中“有形無質”的初始狀态,代表萬物開始具備形态但尚未形成具體物質的階段。這一概念與太易、太初、太素、太極并稱“先天五太”,共同構成無極到天地誕生的演化鍊條。

二、哲學背景

  1. 宇宙生成論定位
    在道家宇宙觀中,太始處于第三階段:

    • 太易(無垠虛空)→ 太初(氣之始)→太始(形之始) → 太素(質之始)→ 太極(陰陽分化)
  2. 核心特征
    此階段陰陽開始分離(“陰陽既判”),清輕之氣上升為天,濁重之氣下沉為地,初步形成天地雛形,但尚未産生具體物質。

三、文獻依據

四、引申意義

  1. 時間象征:代指天地開辟的原始時期(如“太始之初”)
  2. 哲學範疇:嚴複在《原強》中将其引申為事物發展的原始本質

附:其他用法

曆史上“太始”曾被用作漢武帝年號(公元前96-前93年),但此含義與哲學概念無直接關聯。

以上解釋綜合了哲學經典、曆史文獻和現代研究,完整原始資料可通過标注的網頁來源查看。

别人正在浏覽...

本息秉刍伯道不脩邊幅誠効愁雲慘霧辍筆出世法儲铉得壽耑候斷莊幡幡煩惱空煩任帆索蜂駭風起婦使鲠固貢餘寡尤滾牌軍過客古文字學衡抗後腦滑頭鬼講辨俊能寬恩跨牛父隸仆亂嘈嘈趢趗麥魚子門到戶説彌縫其阙迷愚蟠辟颦蛾千日紅三教圖三盈三虛颯焉生忔察十直受訓刷毛衣庶彙素彩太平鼓鞉鼓踢裡踏拉體悉通宿讬芘五纑溪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