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階的意思、太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階的解釋

(1).古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階級然,故名。《文選·揚雄<長楊賦>》:“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 李善 注:“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元士,下星為庶人。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歲大登,民人息,天下平,是謂太平。” 漢 王粲 《荊州文學記官志》:“官不失守,民聽無悖,然後太階平焉。” 唐 張說 《唐封泰山樂章·豫和》之四:“寰宇謐,太階平。”

(2).指三公之位。 北齊 王儉 《褚淵碑文》:“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君子以為美談。”

(3).宮殿、廟堂的台階。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於是乎乃歷夫太階以造其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星名(三台星)

太階指古代星象學中的三台星(亦稱"三階"或"泰階"),是天庭的象征。古人認為其排列對應人間秩序:

二、天文與人文的雙重意涵

  1. 天文指代

    源于古人對紫微垣星官的觀測,《史記·天官書》将太階視為"天之三階",其形态變化被附會為人間治亂的征兆(《史記·天官書》)。

  2. 政治象征

    漢代文獻如《漢書》常以"泰階六符"論述星象與治亂的關系,如"泰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漢書·東方朔傳》),将星象秩序引申為政治清明的隱喻。

三、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四、字形演變與詞義關聯

"太階"本作"泰階",因"泰"通"太"(極大、至高),後漸以"太階"為通用形。其構詞體現古代"天人感應"思想,階既是星位階梯,亦隱喻社會等級(《說文解字注》)。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太階"詞條
  2. 《史記·天官書》(司馬遷)
  3. 《漢書·東方朔傳》(班固)
  4. 《藝文類聚·卷十一》(歐陽詢)
  5. 《杜工部集》(杜甫)
  6.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太階”一詞的含義,綜合多個文獻來源,其解釋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 古星名(三台星象)

    • 指古代天文中的“三台”星,由六顆星組成,分上、中、下三階,每階兩星,呈階梯狀排列。《文選·揚雄<長楊賦>》記載:“玉衡正而太階平”,李善注中詳細說明三階象征不同社會階層:上階為天子與女主,中階為諸侯與卿大夫,下階為元士與庶人。三階平正則代表陰陽調和、天下太平。
  2. 三公之位的象征

    • 古代将“太階”引申為三公(高級官職)的代稱。如北齊王儉在《褚淵碑文》中提到“登太階而尹天下”,即指身居高位、輔佐君王。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碑文與典籍,體現其政治寓意。
  3. 宮殿/廟堂的台階

    • 作為實體建築結構,特指皇家或祭祀場所的高階。漢代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中“曆夫太階以造其堂”即描述登上台階進入殿堂的場景,突顯莊重與等級感。

補充例句:

字義分解:

以上解析綜合了天文、政治、建築三重視角,反映了古代漢語詞彙的多重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捱風緝縫白晃晃抱恨黃泉北門之寄不皦不昧長太息陳黦齒甘乘肥齒少氣鋭出跨次丁大樓疊巘頂冒阨災煩愁馮瀛王改辟各司其事狗站寒霜燋勞挢然禁攻寝兵雞婆濟助抉關斂口鄰側隴鳥路見不平,拔刀相救馬溜蠻畜密契沒亂腦杓子辇乘配搭帲幪撲騰騰強加于人清平官襦褲讴撒臉掃滌善绻聲名大噪聖知水鬥舒展搜掠索绹探察唐宋八大家陶工瓦楞紙未識一丁悟寂梧桐一葉落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