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辟的意思、改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辟的解釋

見“ 改辟 ”。


亦作“ 改闢 ”。另行開拓土地。《孟子·公孫丑上》:“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 趙岐 注:“今 齊 地土民人已足矣,不更辟土聚民也。” 明 徐渭 《會稽縣志諸論·治書總論》:“夫有地如 會稽 ,則地不改闢,而教養之政可施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改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ǎi pì,其核心含義是“另行開拓土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在原有土地基礎上重新開墾或擴展疆域。這一概念常見于古代政治治理語境,強調通過調整土地政策來促進發展。

  2. 異體寫法
    該詞也寫作“改闢”(“闢”為“辟”的異體字),兩者含義相同。


二、文獻例證

  1. 《孟子·公孫丑上》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
    趙岐注:“今齊地土民人已足,不更辟土聚民也。”
    → 意為:若已有充足的土地和人口,無需再擴張領土,隻需施行仁政即可。

  2. 明代徐渭《會稽縣志諸論》
    “夫有地如會稽,則地不改闢,而教養之政可施矣。”
    → 強調土地無需新拓,便可推行教化治理。


三、延伸理解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改辟(gǎi pì)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表示改變原有的規劃、劃定或者辟開新的地方等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說明如下: - "改"字的部首是 "攴(pū)",它通常表示打擊的意思。 - "辟"字的部首是 "辛(xīn)",它通常表示刀或者利器。 根據線上漢字字典, "改"字的總筆畫數是7,而 "辟"字的總筆畫數是13。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它的使用在不同時期有着不同的含義。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書寫的方式略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 "改"字和 "辟"字也存在一些變體。例如,在金文時期, "改"字中的部首曾經寫成 "替(tì)",而 "辟"字曾經寫成 "闢(pì)"或者 "辥(xié)"。然而,這些變體的使用已經逐漸減少。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政府決定改辟一段綠地建設公園。 2. 我們需要改辟新的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 與"改辟"相關的組詞有: 1. 改動(gǎi dòng) 2. 辟謠(pì yáo) 與"改辟"具有相似含義的近義詞是: 1. 改變(gǎi biàn) 2. 開辟(kāi pì) 與"改辟"具有相反含義的反義詞是: 1. 調整(tiáo zhěng) 2. 關閉(guān bì)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