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胎蚌的意思、胎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胎蚌的解釋

懷珠之蚌。 明 楊慎 《懷音篇寄張惟信學士》詩:“燭龍屢遷舍,胎蚌幾盈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胎蚌”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胎蚌(拼音:tāi bàng)指懷珠之蚌,即體内孕育珍珠的蚌類。該詞由“胎”(指孕育)和“蚌”(軟體動物)組合而成,字面意義強調蚌類天然孕育珍珠的特性。

二、文學引用

明代楊慎在《懷音篇寄張惟信學士》中曾用此詞:“燭龍屢遷舍,胎蚌幾盈虛。”此句以“胎蚌”比喻自然萬物的盛衰變化,暗含珍珠形成的周期性特點。

三、其他解讀

部分資料(如)提出“胎蚌”可引申為成語,比喻兩個對立事物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例如:“蚌胎”依附蚌殼生存,類似矛盾統一體。但此說法在其他權威典籍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藝術領域,描述自然意象或隱喻深層哲理,現代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建議優先采用“懷珠之蚌”的本義,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胎蚌的意思

胎蚌(tāi bàng)是一個指代胎兒和蚌殼的詞語。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來比喻未經外界刺激,尚未顯露才華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胎蚌的部首是⾃,拼音為zì,意為自然。它的拆分筆畫是項目加⼜,共五筆。

來源

《胎蚌》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德充符》一文中。文中講述了孔子周遊列國時,尚未展示出其才華,被比喻為内有知識的胎兒和外有寶物的蚌殼之形。

繁體

繁體字“胎蚌”為「胎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胎蚌”常被寫作“胎蓬”。例如,明代文學家楊慎《世桢集》中的一句詩:“逸寒彩作天壇日,淡泊名留世界中。不遣馨香傳市井,寒鼓樯烏胎蓬。”

例句

1. 他雖然年輕,但是是個胎蚌,等待最佳時機展示自己。

2. 這位音樂家肯定是個胎蚌,他的才華尚未被大衆所知曉。

3. 小說中的主角就像一個胎蚌,他在逆境中逐漸成長,最終展現出驚人的才能。

組詞

胎蚌石、胎蚌誕生、胎蚌出羽、胎蚌生珠

近義詞

蓬花(péng huā)

反義詞

鴻毛(hóng máo)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