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的意思、大物的詳細解釋
大物的解釋
(1).指天下或帝位。《莊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成玄英 疏:“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稱大物也。” 宋 黃庭堅 《書磨崖碑後》詩:“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
(2).指表示等級的儀制禮法。《國語·周語中》:“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荀子·賦》:“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 楊倞 注:“夫人之大者莫過於禮,故謂之大物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禮樂征伐,先王治世之大物也。”
(3).猶重器。 明 宋濂 《隋室興亡論》:“蓋天下大物也,可以德持,不可以力競。”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物的解釋 物 ù 人以外的具體的東西:事物。生物。物體。貨物。禮物。文物。物價。物質。地大物博。物極必反。 内容,實質:言之有物。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群衆的批評)。待人接物。物望所歸(衆望
網絡擴展解釋
“大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來源綜合分析:
一、基本含義
發音:dà wù
核心意義:指重要的人、事物或事件,表達對重要事物的重視。
二、詳細解釋
-
指天下或帝位
源自《莊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成玄英注疏稱“大物”象征九五之尊的帝王之位,代指國家或政權。宋代黃庭堅《書磨崖碑後》亦有“趣取大物”之句,暗指争奪帝位。
-
指儀制禮法
古代文獻中常與等級制度相關,如《國語·周語中》提到“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荀子·賦》中“大物”指禮法,楊倞注稱“禮為治世之大物”。
-
喻指重器或國家象征
明代宋濂《隋室興亡論》以“大物”比喻國之重器,強調“天下大物”需以德持而非武力。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 古典語境:多用于政治、禮法相關的文獻,如《詩經》《莊子》等,強調事物的莊重性與重要性。
- 現代誤用:需注意與“地大物博”中的“物”區分,後者指資源,而非“大物”的原意。
四、總結
“大物”一詞承載了古代政治、文化内涵,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莊子》《國語》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物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體積、尺寸、重量、規模等方面較大的物品或事物。下面我來為您提供有關大物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物的拆分部首為大和物,部首大意為大小,物意為事物。大物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大物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背景。
繁體:對于大物這個詞,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會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對于大物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但大緻上與現代簡體字寫法相似。
例句:他家裡堆滿了各種大物,看起來非常有氣勢。
組詞:大物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多個詞語,例如大物流、大物體、大物理等。
近義詞:與大物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巨物、巨型物等。
反義詞:與大物意思相反的詞彙有小物、微物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還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