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雲的意思、書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雲的解釋

(1).古代觀察天象以占吉兇,并加以記錄。語本《左傳·僖公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楊伯峻 注:“雲物,古有兩義。《太平禦覽》八引《左傳》舊注雲:‘雲,五雲也;物,風、氣、日、月、星、辰也。’是分雲、物為二。然《周禮·春官·保章氏》雲:‘以五雲之事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鄭衆 、 鄭玄 皆謂雲物即雲色。五雲之色者,青、白、赤、黑、黃五色也。 杜 注亦雲:‘雲物,氣色災變也。’其義亦同兩 鄭 ,是以雲物為一。蓋古禮,國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或日旁雲氣之色),占其吉兇而書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占者,覘也。星辰飛伏,伺候乃見,登觀書雲,故曰占也。”

(2). 宋 人詩文多以“書雲”指冬至。 宋 李曾伯 《雪夜不寐偶成》詩:“底事陽和尚未回,書雲已久未逢梅。” 宋 洪邁 《容齋四筆·用書雲之誤》:“今人以冬至日為書雲,至用之於表啟中。雖前輩或不細考,然皆非也…… 漢明帝 永平 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 光武 畢,登 靈臺 觀雲物,尤為可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雲”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記載”“著述”或“描述”相關,但帶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用法。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記載雲氣占卜之事

    “書雲”最早源于古代天文觀測與占卜活動,特指史官或蔔官觀測雲氣形狀、顔色後記錄吉兇征兆的行為。

    來源:《左傳·僖公五年》記載:“公既視朔,遂登觀台以望,而書雲物。”此處“書雲”即記錄雲象以預蔔災祥(《漢語大詞典》第6卷)。

  2. 泛指著述與記載

    引申為對自然現象、社會事件的文字記錄,如“書雲亭”即因記錄祥雲而得名(《辭海》第7版)。


二、詞源演變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書雲”已罕用,但可見于:

  1. 典籍引用:如引用《左傳》“書雲物”形容記錄自然現象;
  2. 地名遺存:如山東曲阜“書雲台”,相傳為孔子觀雲處(《中國地名大辭典》)。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3. 《左傳譯注》(中華書局)
  4.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5. 《中國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鍊接,以上文獻可通過權威出版社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書雲”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綜合分析:

1.古代天文觀測與記錄

源于《左傳·僖公五年》,指古代通過觀察天象(如雲氣、星辰等)占卜吉兇并記錄的行為。例如:“公既視朔,遂登觀台以望,而書,禮也”,其中“書雲物”即記錄天象變化,作為預判國事的依據。此用法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敬畏與占卜傳統。

2.宋代詩文中的特殊指代

在宋代文學中,“書雲”被引申為“冬至”的代稱。例如李曾伯的詩句可能以此暗喻節氣變化,反映了當時文人雅士對經典詞彙的化用。

3.現代名字寓意

當代取名時,“書雲”被賦予文化内涵:

4.其他潛在用法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書雲”形容書籍數量衆多,但此解釋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是現代誤用或引申,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該詞核心含義圍繞“天文記錄”展開,後衍生出節氣指代和人文寓意。若需引用古籍或研究姓名學,需明确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谙習阿僧秪劫牓元闆油奔走鼻疔不名譽采币裁封倡飲澄麗陳愬襯資侈榮崇文院搭鈎登龍抵止鬥衡都噜頓跌方量裶裶風幡蜂聚風蝕附理購買動機和尚菜花腔令鼓火前茶虀腸借牙绯積治卷首曠奧爛爛老湫略洗陵弱暴寡李自成縷縷行行毛聳命祀腦樁子糯粟辟席棄卷欽親齊徒繞彎兒山草霜際讨替身騰跞停勻挽推相臣習慣自然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