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忌的意思、兵忌的詳細解釋
兵忌的解釋
(1).兵家的忌日。《荀子·儒效》:“ 武王 之誅 紂 也,行之日以兵忌。” 楊倞 注:“發兵以兵家所忌之日。”
(2).謂兵家所當避忌者。《三國志·魏志·文帝紀》:“ 備 不曉兵,豈有七百裡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
詞語分解
- 兵的解釋 兵 ī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過戰鬥而取得勝利)。 戰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與軍事或戰争有關事物的統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争的争端
- 忌的解釋 忌 ì 嫉妒,憎恨:猜忌。忌才。忌能。忌妒。忌賢妒能。 害怕,畏懼:顧忌。肆無忌憚。 禁戒:忌戒。忌食。忌諱。禁忌。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稱不吉利的日子:忌日。忌辰。生忌(已死父母的生日)。
網絡擴展解釋
“兵忌”是古代軍事術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
兵家的忌日
指古代行軍作戰時需避開的特定日期,通常與占卜、天象或傳統禁忌相關。例如《荀子·儒效》記載周武王伐纣時“行之日以兵忌”,即選擇在兵家忌日出兵。這類日期被認為可能影響戰局,需通過占卜擇吉日。
-
兵家應避忌的原則或行為
指軍事行動中需避免的戰術錯誤或不利條件。如《三國志》提到劉備“七百裡連營拒敵”被曹丕批評為“兵忌”,認為在複雜地形分散紮營易被敵軍擊破。這類避忌涉及地形選擇、兵力部署等實戰策略。
擴展說明
該詞體現了古代軍事思想中“天時、地利”的重要性,既包含玄學禁忌,也涵蓋實戰經驗總結。現代可引申為“需規避的關鍵風險點”,但原義多用于古籍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忌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軍隊或士兵所忌諱、應避免的事物或行為。下面是關于兵忌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兵忌的拆分部首是八和心,筆畫是13畫。
來源:兵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法理論中。作為軍事典籍《六韬》和《兵書》的重要内容之一,兵忌指導着軍隊在作戰和訓練時應注意的禁忌。
繁體:兵忌的繁體寫法為「兵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兵忌的字形與現代相同。
例句:軍隊作戰時要遵守兵忌,不可貪圖便利而忘記軍紀。
組詞:兵忌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兵忌之地、兵忌戰術等。
近義詞:軍規、軍令、軍紀。
反義詞:軍容、軍紀。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