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密的意思、碎密的詳細解釋
碎密的解釋
煩瑣苛細。《三國志·魏志·劉馥傳》:“初雖如碎密,終於百姓便之。”《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元年》:“夫法貴簡而能禁,罰貴輕而能行;陛下方興崇至德,大布新政,請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過。”
詞語分解
- 碎的解釋 碎 ì 完整的東西破壞成零片或零塊: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零星,不完整:碎屑。瑣碎。碎瓊。支離破碎。 說話唠叨:嘴碎。閑言碎語。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密的解釋 密 ì 稠,空隙小,與“稀”、“疏”相對:緊密。稠密。茂密。嚴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鑼緊鼓(喻正式活動前的積極而緊張的準備,亦作“緊鑼密鼓”)。 關系近,感情好:密友。密親。 不公開,不公開
專業解析
碎密的詳細釋義(漢語詞典角度)
“碎密”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碎”和“密”兩個語素構成,其含義融合了這兩個語素的核心意義,主要用于形容事物細小、繁多且分布緊湊的狀态或性質。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核心含義:細小而密集
- 碎: 本義指完整的東西破裂成零片、零塊,引申為細小、零碎、不完整。《說文解字》釋“碎”為“䊬也”,指米麥等谷物被磨碎。 在“碎密”中,“碎”強調個體單元的微小、瑣碎。
- 密: 本義指事物之間距離近、空隙小,引申為稠密、細緻、親近等義。《說文解字》釋“密”為“山如堂者”,指形狀像堂屋的山(形容其緊湊),後引申出稠密義。 在“碎密”中,“密”強調衆多細小單元聚集在一起,排列緊湊,沒有或很少有間隙。
- 結合: “碎密”就是将“細小零碎”與“稠密緊湊”兩層意思結合起來,形容物體、聲音、紋理、結構等由非常細小的部分組成,并且這些部分數量衆多,排列或分布得非常緊密、沒有大的空隙。
-
具體應用與描述對象:
- 形容物體或紋理:
- 指物體本身由極細小的顆粒、碎片或部件組成,且這些組成部分堆積或排列得非常緊密。例如:“這塊花崗岩質地碎密,顆粒均勻。”
- 指物體表面的紋理、圖案等非常精細、繁複且線條或點陣排列緊湊。例如:“這塊布料的花紋碎密而精緻。”
- 形容聲音:
- 指聲音細小、連續不斷,聽起來像是由無數細小的聲響緊密連接而成。例如:“窗外傳來碎密的雨聲。” “隻聽見一陣碎密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 形容結構或狀态:
- 指組織結構、網絡、布局等由衆多細小的單元構成,且單元間聯繫緊密、空隙小。例如:“這張網編織得極為碎密。” “城市的老城區街道碎密如蛛網。”
- 形容文字或語言(較少用,但有):
- 指文字記錄或語言描述非常詳盡、瑣細。例如:“筆記記得碎密而周全。”
-
與近義詞的辨析:
- 細密: 更側重于“細緻精密”,強調做工、思考或結構的精細和周密,不一定強調“量多”或“緊密無間”。“碎密”則更突出“細小單元衆多且密集”。
- 稠密: 主要強調數量多、密度大、間隙小,常用于形容人口、液體、樹林等,其組成單元不一定強調“細小”或“破碎”。“碎密”則内含“細小”之意。
- 密集: 與“稠密”意思接近,強調數量多且集中、空間分布緊湊,同樣不強調組成單元的“細小”性。“碎密”是“密集”的一種特殊形态,特指由細小單元構成的密集狀态。
“碎密”一詞的核心内涵是“細小繁多且緊密聚集”。它生動地描繪了事物在微觀層面由無數微小單元構成,并在宏觀上呈現出高度緊湊、無間無隙的狀态,常用于描述自然物(如岩石、雨聲)、人造物(如織物、網)的質地、聲音或結構特征。
參考資料:
- 許慎. (漢). 《說文解字》. (後世有多種校訂本,如中華書局版)。 用于“碎”、“密”字源及本義參考。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用于現代漢語詞彙釋義參考框架。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用于詞彙曆史用法及更詳盡釋義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碎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煩瑣苛細,常用來形容事物或制度過于細緻、複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碎密(suì mì)由“碎”(瑣碎)和“密”(細密)組合而成,強調細節繁雜、苛細的特點。例如《三國志·魏志·劉馥傳》中提到:“初雖如碎密,終于百姓便之”,指政策起初看似繁瑣,但最終對百姓有利。
2.文獻用例
- 曆史典籍: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如《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元年》提到“法貴簡而能禁……請一切除去碎密”,主張簡化繁苛的法規。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描述制度、條文等過于細碎的現象。
3.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繁瑣、苛細、細碎。
- 相關詞:“靡密”(指細密或纖弱,如《漢書》中“米鹽靡密”)與“碎密”含義部分重疊,但“靡密”更側重結構緊密或形态柔弱。
4.使用建議
- 語境:適合評價政策、法規、文書的繁複性,如“避免制定碎密的條例”。
- 注意:含一定貶義,使用時需結合具體情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呗聲碑碣鼻官補裨廛稅重床疊屋沖撞鹑首鋤強扶弱詞命簇動當門抵戶倒塌對待風績風狀符帖高商詭谲無行寒蟾函蓋充周豪宗鶴林寺呴愉回數夥夠鑒諒機扃進退失所迥然不群巨驵康回可道倥蒙礦苗愧惜昆邱狼崽樂道安命嫘祖淩潮六相露袒膿團驽骀樸金野現象鉗固錢唐輕河群陰乳石山奧少年子神府唐捐痛殺脫籠無所依歸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