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鶴林寺的意思、鶴林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鶴林寺的解釋

寺名。在今 江蘇省 鎮江市 南郊。始建于 晉 代,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微時曾遊于此。 宋 祝穆 《方輿勝覽·鎮江府》:“ 鶴林寺 ,在 黃鶴山 ,舊名 竹林寺 , 宋高祖 嘗遊,獨卧講堂前,上有五色龍章。即位,改名 鶴林 ,今名 報恩 。”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京口 鶴林寺 杜鵑花,春開最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及文化考據角度,"鶴林寺"釋義如下:


一、"鶴林"詞源釋義

  1. 佛教典故

    源于佛經中"鶴林"意象,特指釋迦牟尼涅槃處。《大般涅槃經》載佛陀于娑羅雙樹間入滅時,樹林頓白如鶴群栖居,故稱"鶴林",象征生死超脫之境。此典可見于唐代《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三:"鶴林,梵語娑羅林之譯義,謂樹色變白如鶴" 。

  2. 漢語引申義

    《漢語大詞典》釋"鶴林"為:①佛寺别稱(因寺院多植林木);②仙家境界(道教以鶴喻仙);③泛指幽靜樹林(如杜甫詩"鶴林寺古開竹徑")。


二、"寺"字釋義

《說文解字》注:"寺,廷也",本指官署(如鴻胪寺)。東漢佛教傳入後,"白馬寺"始為僧院專稱,演變為宗教場所通名。《佛學大辭典》明确"寺"即"僧伽藍摩",指僧人聚居修行的院落 。


三、"鶴林寺"合成釋義

漢語詞典标準釋例:

鶴林寺 /hè lín sì/

名詞。佛教寺院名稱,典出佛涅槃聖地意象,寓含清淨超脫之意。後成為多地名刹通稱,尤以江蘇鎮江鶴林寺為著(見《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九)。


四、文化權威考據

  1. 曆史名寺實例

    鎮江鶴林寺始建于東晉,唐代詩人李涉《題鶴林寺僧舍》載其勝景:"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印證其作為文化意象的文學地位 。

  2. 宗教地理記載

    《高僧傳》卷五載南朝僧昙度于"鶴林寺"講《涅槃經》,表明至遲南北朝時該名稱已固定為寺院專名 。


參考文獻

  1. 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藏電子版)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3.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
  4. 李涉《全唐詩》卷四七七(中華書局,1960)
  5. 釋慧皎《高僧傳》(中華書局,1992)

網絡擴展解釋

“鶴林寺”是佛教寺院名稱,主要指兩座不同地點的古寺,分别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和四川省邛崃市。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地理位置與曆史沿革

  1. 江蘇鎮江鶴林寺

    • 位于鎮江市南郊黃鶴山麓,始建于東晉元帝大興四年(321年)。
    • 南朝宋武帝劉裕未稱帝時曾在此活動,稱帝後改名“鶴林寺”。唐代僧人元素主持時更名為“古竹苑”,後恢複原名。
    • 因唐代詩人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一詩而聞名,詩中“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成為其文化标志。
  2. 四川邛崃鶴林寺

    • 位于邛崃市西4公裡的白鶴山,始建于隋朝,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修繕擴建後更名“鶴林禅院”。
    • 明代天順六年(1462年)重建大雄寶殿,現為川西佛教重要場所,以比丘尼修行為主。

二、名稱由來

三、文化影響與地位

四、總結

兩座鶴林寺均曆史悠久,兼具宗教與人文價值。鎮江鶴林寺以詩詞典故聞名,邛崃鶴林寺則以川西佛教勝地和山林景觀著稱。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鎮江地方志或邛崃佛教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赑負播厥長世侈哆踳誤寸土得行逗留餓虎饑鷹反過發生風風環雨鬢粉繪服聽改成國光酣奭鴻鼎洪音灰炮郊配驚搐九宮三命緝禦跼地籲天菊潭蚵蚾喇喇忽忽老鶴乘軒梨園榜鸾手校尉魯魚帝虎履謙賣主霿淆南漕甯宅拟注且住氣囊青燈古佛人模狗樣上老折骨伸愬轼櫃食既十失熟菜水心劍私惠送赆搜搜泰然自若騰縱天患佻詭佗故象法心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