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誦弦的意思、誦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誦弦的解釋

(1).誦讀詩歌。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 鄭玄 注:“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 孔穎達 疏:“‘誦謂歌樂’者,謂口誦歌樂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雲‘絃謂以絲播詩’者,謂以琴瑟播彼詩之音節,詩音則樂章也。” 宋 範成大 《範村午坐》詩:“老便幾杖供,慵廢誦弦課。”

(2).指禮樂教化。 清 陳夢雷 《癸亥春日即事》詩之二:“陪金佳氣自蔥芊,比戶銷兵講誦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誦弦為古代教育術語,本義指誦讀詩書與彈奏弦樂的并重修習方式,引申為禮樂教化體系的實踐形式。據《禮記·文王世子》記載"春誦夏弦,大師诏之",鄭玄注"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可見其核心包含詩歌吟詠與器樂演奏的雙重修養。

該詞源自周代貴族教育制度,《周禮·春官》載"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其中"誦"特指有節奏的吟詠,"弦"則對應《樂經》中的絲竹之教。朱熹在《詩集傳序》中闡釋:"誦弦者,所以理性情而達政事",強調其陶冶心性的功能。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考辨:"弦從弓,象絲轸之形",揭示其本義為樂器絲弦,後衍生出以弦樂配詩誦的文化内涵。現代《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古代學校讀詩,必配弦樂,後以稱詩禮教化"。

網絡擴展解釋

“誦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解析:

1.基本含義

“誦弦”由“誦”(吟詠、朗誦)和“弦”(琴弦)組成,字面指吟詠琴弦,引申為琴藝或音樂技巧高超,形容音樂表演富有感染力。

2.詳細解釋

3.來源與典故

源自《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描述周代貴族按季節學習詩歌與音樂的制度。鄭玄注:“誦為歌樂,弦為以絲播詩”,說明“誦”是吟詠,“弦”是用樂器伴奏。

4.使用場景

5.現代延伸

如今多用于文學或藝術評論,強調技藝與情感表達的融合,例如稱贊演奏者“誦弦之技,動人心魄”。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及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阿黎耶識百全計百祉豹尾車弁服冰泉不得刬絕承恩扯線宮戲癡長出奇不窮處刑黛痕滴滴拉拉逢賢把贈紛亂如麻浮媚腹蟹高帽鬲并刮闆桂皮過敏環守花錢賄币箋傳交驩頰食嗟嗷接力棒結子九沸舉坐凱旋而歸考測連镮猛烈面擁樹明誠眀德谧息曩篇盤槊判狀破雪淺事輕歌上根蜃珧史閣蓑蓑镋钯晚婆猥籍仙妃校壘痟首消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