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史閣的意思、史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史閣的解釋

即史館。 唐 吳兢 《讓奪禮第三表》:“令居史閣,是掌記言。” 唐 李濬 《摭異記》:“書成, 寧王 上請自部納於史閣。”參見“ 史館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史閣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史”與“閣”二字構成,特指古代官方機構中專司編修、保存史籍文獻的場所。根據《漢語大詞典》,“閣”在此處取“藏書樓”之義,引申為典藏文書典籍的官方建築。

從曆史沿革看,“史閣”與唐代以來的“史館”職能相近,主要負責編纂國史、實錄等官方史料。例如《新唐書·百官志》提到,史官需“集賢院修撰,藏于史閣”,說明其兼具修撰與保存的雙重功能。宋代以後,隨着史館制度的細化,“史閣”逐漸成為對這類機構的雅稱,常見于文人筆記中。

在文獻用例方面,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曾提及:“史閣所藏,非獨實錄,亦存野史稗官之輯”,強調其收藏範圍的廣泛性。現代研究中,學者多将“史閣”視為古代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官方對曆史書寫的系統性管理。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
  2. 《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章學誠《文史通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網絡擴展解釋

“史閣”是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史閣即史館,是古代負責編修史書的官方機構。該詞多見于唐代文獻,例如:

2.詞源與發展

“史閣”最初指曆史學家的私人書齋,後逐漸演變為官方修史機構的代稱。古代史官在此整理文獻、編纂史書,如《史閣漢語詞典》提到其“源自曆史學家的書齋”。

3.結構解析

4.相關詞彙


以上信息綜合了唐代文獻及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或《新唐書》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八魁班魚卑宮菲食變橘别自冰鱗碧玉歌餔糟啜醨蟾蠩程巧齒牙馀惠船多不礙路祠兵疵齾麤魯當務始終殿魁鬥顯敦慰頓悟奪宗犯寡奉職憤迅附膻逐腥賦韻寡辣罟網豪吞回棋繪寫禍生肘腋焦阬浃歲結驷連镳連到陵柏利施陋謬賣買謾附磨杵成針呢絨牌期憑期碁圖跧居揉摩掃邊善聽折除審觀聖澤試巴時進石蓮花世券刷利悚栗哓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