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浮媚的意思、浮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浮媚的解釋

猶妩媚。 唐 李賀 《昌谷詩》:“光潔無秋絲,涼曠吹浮媚。” 王琦 彙解:“浮媚,猶嫵媚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浮媚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形容詞,由“浮”與“媚”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輕浮而谄媚,多用于描述人或言行舉止的虛僞、淺薄與讨好之态。以下從詞義、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浮”的本義延伸

    “浮”原指物體漂于水面,引申為輕飄、不紮實、虛華。在“浮媚”中強調缺乏内涵的淺薄之态,如作風浮躁、言辭虛誇。

  2. “媚”的情感色彩

    “媚”本意為讨好、逢迎,含刻意取悅、喪失原則的貶義,如“谄媚”“媚俗”。二字結合後,凸顯為博取好感而表現出的虛僞姿态。


二、用法與語境


三、文化内涵與批判性

“浮媚”一詞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真誠性與厚重感的推崇: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義:“輕浮而谄媚。”收錄于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第5卷第1123頁。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試讀)(注:部分内容需訂閱)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釋義:“輕浮而讨好。”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出版。

    外研社詞典介紹頁

  3. 古典文獻用例

    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六朝文士,浮媚绮靡,去風雅遠矣。”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例句參考

魯迅《書信集·緻鄭振铎》:“蓋今之官場狗徒,多浮媚善變,猶勝于古之巧宦。”

(引自《魯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浮媚”一詞承載了對人性虛僞與文藝浮誇的雙重批判,其釋義與用例在權威辭書及經典文獻中均有明确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浮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基本解釋

  1. 本義
    指“妩媚”,形容姿态柔美動人。例如唐代李賀《昌谷詩》中“涼曠吹浮媚”,王琦注解為“浮媚,猶嫵媚也”。

  2. 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衍生出貶義用法,形容言行輕佻、媚俗,多指過度追求表面光鮮而缺乏内涵。例如形容人“浮媚”時,暗含對虛榮、矯飾的批評。


二、用法與示例


三、辨析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典文獻中多為中性描述,現代使用需注意潛在貶義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半信半疑奔馳奔退辨明變危為安並居賓獻不次秤铊赤熛怒吃讷遲想存暖剉碓淡妝輕抹二豎為災煩惱身風塵之會風行電掃共患弓弰公姓垢誤犷骜鬼目粽寒症鴻胪正緩歌毀眦假告趼子積卑介決進飲謹狀積餘癞施惏悷裡丑捧心悶滿謬妄無稽墨丈尋常暮夜懷金捏撮畔涯屏蔽淺屑啓口請政乳臭未乾僧伽羅磨燒銀時既詩什說例探會衛生球文蓺鰕簾小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