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勘的意思、送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勘的解釋

謂送交官府查問。《宋史·刑法志二》:“ 二廣 州軍獄吏,畏憲司點檢送勘之害,凡有重囚,多斃於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送勘"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和法律内涵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司法文書和官方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分解和文獻用例兩方面進行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送"

    《漢語大詞典》釋為"押送;遞解",指将人或物移送至特定場所或機構。

  2. "勘"

    《古代漢語詞典》釋為"審問;核查",特指官府對案件、文書或人犯的審查核定過程。

    複合詞義:指将案件、人犯或文書移送至上級或專門機構進行審查、複核的司法程式。


二、司法程式中的具體含義

在宋明清司法體系中,"送勘"是案件流轉的關鍵環節:

  1. 層級審查

    地方官府将初審案件移交上級(如州府、刑部)覆核,如《宋會要輯稿》載:"諸路刑獄案牍,須送勘大理寺詳斷。"

  2. 文書核驗

    公文移交核查,如清代《六部成語注解》:"送勘:送官查驗也。"

  3. 人犯移交

    押解疑犯至指定機構審訊,如《明史·刑法志》:"罪囚送勘,須具案由連人解送。"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送勘:交付審查。古代指将案件或文書送交官府核查。"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第10卷 頁1423)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送勘:司法程式中移送案卷或人犯以供覆核。"

    (2014年修訂版,頁1286)


四、曆史文獻用例

  1. 宋代司法制度

    《慶元條法事類·刑獄門》規定:"州縣獄案,情重者送勘提刑司。" 體現案件分級送審制度。

  2. 清代公文程式

    《大清會典事例》載:"各省題結案牍,送勘刑部存案。" 強調中央對地方司法的監督權。


結論

"送勘"作為古代司法術語,本質是案件或文書在官僚體系内的層級審查機制,反映了傳統中國"逐級複核"的司法特征。其現代近似概念為"移送審查",但需注意該詞屬曆史詞彙,當代法律語境已罕用。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送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司法或行政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送勘”指将案件、犯人等送交官府進行審查或調查。其中“送”為移交之意,“勘”指核查、審問。

  2. 曆史出處與用法
    該詞可見于《宋史·刑法志二》,記載宋代兩廣地區獄吏因畏懼上級“點檢送勘”(即定期檢查并移交案件),導緻重罪囚犯多死于獄中。這反映了古代司法流程中因官僚審查壓力産生的弊端。

  3. 延伸背景
    在宋代司法制度中,“送勘”屬于案件流轉環節,需經層層官府核查,但因程式繁瑣、吏治腐敗等問題,常導緻案件積壓或囚犯非正常死亡。

“送勘”是古代官府間案件移交審查的專用術語,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漢語研究。若需進一步了解宋代司法制度,可參考《宋史》相關章節或法律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身為樂白費布母繜稱功誦德崇崇垂憫悴薄啐嘗大端打胎反裘負刍分數線佛位腹背負氣仗義負責任改途感逝山陽诰詞宮雉挂號信古器旱殃蚶鲊後省渙泮回腸傷氣老祖連六靈琛陵挫靈署冒赈孟庑門闩盤遊飯棄短就長鵲巢鸠佔日崩颯拉馺遝山蔌生運沈志漱芳亭堂幅掏火耙桐竹土蕃玩手腕迕視午宴狹長遐絕項髻閑廄使仙奴小日中心成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