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道教祖師的尊稱,如 陳抟 老祖、 純陽 老祖。亦泛稱古聖先賢。《儒林外史》第七回:“ 劉大老爺 因 李夢陽 老爺參 張國舅 的事下獄,請仙問其吉兇,那知乩上就降下 周公 老祖來,批了‘七日來復’四個大字。”
(2).特指 老子 。《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這《太上感應篇》便是道教老祖 李老子 先生親手著的救世真言。”
“老祖”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對道教祖師的尊稱或古聖先賢的泛稱
該詞常用于尊稱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例如“陳抟老祖”(北宋著名道士)、“純陽老祖”(即呂洞賓,道教八仙之一)。在文學作品中,如《儒林外史》第七回提到“周公老祖”,可見其也用于泛指古代聖賢。
特指老子
道教以老子(李耳)為始祖,尊稱其為“老祖”。例如《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提到“道教老祖李老子”,直接關聯老子與道教的關系。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人物背景或文獻例證,可查閱《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等原著。
“老祖”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祖宗或者祖先的尊稱。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老(lao)和祖(zu)。老字表示年紀大、經驗豐富,祖字表示家族的起源和血統。所以“老祖”一詞可以理解為年紀大、經驗豐富的祖先。
老字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6;祖字的部首是礻(示),筆畫數為9。
“老祖”一詞源自古代漢語,不僅用于尊稱祖先,也用于尊稱江山的創始者、始祖。在古代文獻中也有以“老祖”來稱呼一些偉大的曆史人物。
在繁體字中,“老祖”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不會有明顯的區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老祖”為例,古代寫法中,“老”字的上部使用長方形代替,形狀類似于“⺊”,筆畫數增加到7;而“祖”字則是把“示”的上半部分換成“且”,筆畫數增加到11。
以下是一些使用“老祖”的例句:
組詞:祖宗、祖輩、先祖。
近義詞:祖先、家長。
反義詞:後代、子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