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祀享的意思、祀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祀享的解釋

祭祀供獻。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 吳 武安玠 葬 德順軍 隴幹縣 ,今雖隔在虜境,松楸甚盛,歲時祀享不輟,虜不敢問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祀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祭祀活動中的供奉行為,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含義

“祀享”指通過祭祀儀式向祖先或神靈供奉祭品,并期望獲得庇佑或回饋。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二、詳細解釋

  1. 傳統儀式性
    指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祭祀活動,常見于宗廟、陵墓等場所。例如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吳玠葬于德順軍隴幹縣後,當地民衆“歲時祀享不辍”,顯示祭祀活動的持續性。

  2. 文化内涵
    強調對祖先的感恩與追思,認為祭祀是維系家族紐帶、祈求福澤的重要方式。如查字典提到“後代應尊敬祖先并感激其供養”。

  3. 字義分解

    • 祀:殷商時期特指“年”(如“十有三祀”),後演變為祭祀的總稱;
    • 享:既指獻祭(如“享祀”),也指受用祭品(如“鬼神享之”)。

三、用法示例


四、關聯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出處或擴展用法,可參考《老學庵筆記》等古籍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祀享(sì xiǎ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其中“祀”是它的一個部首,“享”是另一個部首。在漢字的總筆畫數方面,兩個字的總筆畫數分别為“祀”(9)和“享”(9),故總筆畫數為18。 “祀享”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宗教儀式和禮制。在古代中國社會,祀指的是一種向神靈或祖先祈禱和供奉的儀式,而享則表示人們衷心地奉獻供品并感受到來自神靈或祖先的祝福和庇佑。因此,祀享通常被用來形容人們通過祭祀祖先或神靈來表達敬意和感激,同時也借此尋求保佑和祝福。 在繁體字中,“祀”和“享”分别被寫作「祀」和「享」。 關于《祀享》這個詞的古時漢字寫法,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其古代的寫法為: 祀:廠土人一一疋 享:宀品人廠一 以下是一些關于《祀享》的例句: 1. 今天我們全家人齊聚一堂,舉行隆重的祀享儀式,向我們先祖表達敬意和感激之情。 2. 在傳統的新春祀享儀式上,人們會燒香、獻花,祈求來年的平安和幸福。 3. 這座寺廟每逢節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祀享儀式,吸引了很多信徒前來參與。 與“祀享”相關的組詞有祭祀、祈禱、奉獻等。這些詞表達了人們在宗教或傳統儀式中對神靈或祖先的崇敬與敬意。 與“祀享”近義的詞語包括祭祀、奉祀、供奉等,它們都表示人們向神靈或祖先獻上虔誠的禮物和祈禱,以獲得保佑和祈福。 反義詞方面,與“祀享”相對的詞語可能是忘恩負義、忽視尊重等,它們描述的是對神靈或祖先的怠慢和失禮。 總之,《祀享》這個詞反映了中國古代人們對于祖先和神靈的尊崇和敬意,也表達了人們通過祭祀儀式尋求保佑和祝福的願望。無論是在家族慶典還是在宗教儀式中,祀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過祀享,人們寄托着對過去的敬意和對未來的希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