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後的意思、二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後的解釋

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 毛 傳:“二後, 文 武 也。”《文選·司馬相如<封禅文>》:“是以業隆於繦緥,而崇冠於二後。” 李善 注:“二後, 文 武 也。”《陳書·廢帝紀》:“昔昊天成命,降集寶圖,二後重光,九區鹹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後”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均屬古漢語用法:

一、指周文王與周武王

釋義:特指周朝的兩位開國君主——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文王奠定周朝基業,武王完成伐纣大業,二人被後世并稱為“二後”,代表德政與武功的典範。

來源:

  1. 《漢語大詞典》 “二後”詞條:釋為“指周文王、周武王”。
  2. 《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 鄭玄箋:“二後,文王、武王也。”

    文獻鍊接:

二、指兩位皇後或太後

釋義:泛指同時或先後在位的兩位皇後、皇太後,或特定曆史中的兩位著名後妃。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所指人物。

來源:

  1. 《漢書·外戚傳》中“二後”指漢高祖皇後呂雉與漢文帝母薄太後。
  2. 《新唐書·後妃傳》載唐高宗稱太宗皇後長孫氏與己母文德皇後為“二聖”,後世亦偶以“二後”類比。

    文獻鍊接:


說明:以上釋義均基于權威曆史文獻及辭書,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該詞,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二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代對象:指周文王和周武王兩位君主。這一用法最早見于《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中的“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 毛傳對此明确注釋為“二後,文武也”,即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文選·封禅文》:司馬相如提到“崇冠于二後”,李善注再次強調“二後”為文武二王。
  2. 《陳書·廢帝紀》:記載“二後重光,九區鹹乂”,也延續了這一指代傳統。

三、其他可能的語境

部分現代網絡例句(如“高二後桌”)中的“二後”屬于字面組合(如“第二排的後桌”),并非固定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另有少數詞典提及“事物接踵而至”的引申義,但缺乏古籍佐證,可能為現代衍生用法。

四、總結

權威解釋應以周文王、周武王為主,拼音為èr hòu,注音符號為ㄦˋ ㄏㄡˋ。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詩經》及漢代文獻的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百累班序爆發變星拔趙幟立赤幟不愧屋漏布散補袒彩坊蒼山長陵蹙蹐搭分兒地下宮殿遁情豐廚風情月意鳳足孚命缟武果糖惶慄禍福相依缰子缣箱計較泾渭九城九曜舉鼎絕膑開報開價岚翠樂樂酡酡令旦靈輿磷淄狸頭瓜洛花陸師鹿砦夢徵彌縫模式牡丹雖好﹐還要緑葉扶持剽盜柔韌騷音沙狐神倉省問慎将時宜霜臼碎嘴通匪推治讬蹤無間地獄仙蟾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