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冰井的意思、冰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冰井的解釋

藏冰的地窖。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傳》曰:‘日在北陸而藏冰。’” 前蜀 貫休 《苦熱寄赤松道者》詩:“天雲如燒人如炙,天地鑪中更何適。蟬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風有何益。” 宋 陳師道 《魏衍見過》詩:“灑然堕冰井,起粟豎寒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冰井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與文化雙重意蘊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字面釋義與基本功能

    指古代用于儲存天然冰塊的深井或地窖。古人冬季采冰後,将其密封儲藏于深井或地下窖穴中,利用地下低溫環境延緩融化,供夏季取用消暑、保鮮食物或醫療降溫。此義項強調其作為儲冰設施的實用屬性。《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藏冰的地穴”,《辭海》亦解釋為“古代藏冰之所”。

  2. 曆史建築與地名實例

    特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家冰井建築。最著名的代表是曹魏時期邺城(今河北臨漳)的三台之一——冰井台。據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濁漳水》記載:“(銅雀台)北曰冰井台,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晉陸翙《邺中記》亦載:“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此處“冰井”已從泛指設施演變為特定皇家建築群的名稱,兼具儲藏、避暑、彰顯威儀等功能。

  3. 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在詩詞歌賦中,“冰井”常被賦予清涼、幽深、避世或高潔的意象。詩人借其字面寒意,隱喻環境的清幽或心境的澄澈。如唐代詩人韋應物《題鄭拾遺草堂》中“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雖未直用“冰井”,其意境相通;後世文人則常以“冰井”直接入詩,象征遠離塵嚣的清涼境界。

“冰井”一詞既指代古代實用的儲冰設施,也特指曆史上著名的皇家建築(如邺城冰井台),并在文學領域衍生為承載清涼、高潔意境的經典符號。其含義由實向虛,體現了物質實用性與精神文化性的交融。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3. 郦道元《水經注·濁漳水》(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陸翙《邺中記》(古籍輯佚本)
  5. 《全唐詩》及曆代詩話評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冰井”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

  1. 古代藏冰的地窖
    這是最核心的釋義,指古人用于儲存冰塊的地下設施。據《水經注·河水五》記載,北魏時期朝廷設有“冰室”,内部配有冰井用于藏冰。唐代詩人貫休在《苦熱寄赤松道者》中曾用“冰井融”形容炎熱天氣下冰窖融化,側面印證其儲冰功能。

  2. 冰川表碛形成的洞穴
    指冰川表面覆蓋的碎屑(表碛)因溫度升高導緻下部冰層融化形成的空洞結構。這一釋義多見于地理學領域。


二、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冰井”比喻在惡劣環境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其典故源于古代冬季鑿冰取水的智慧,強調突破困境的能力,例如:“冰井精神”可形容逆境中的創新實踐。


相關文獻佐證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曆史記載,可查閱《水經注》《全唐詩》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霸才表征不立文字層掖谄淚癡立淳和丹鳳阙道德關系地理信息系統鞮譯象寄芳茝匪儀憤歎谷坊故祀駭怒黑陶桓圭皇休悔恡貨質堅甲厲兵剪接僅此而已京坊絶氣拘迂列墉臨財陵傲靈丹力有未逮落點麻餈滿腹珠玑免強覓婚撓裂陪奁房平弄輕滅确守弱燭光燈散發三番森指談詠田七天眼通跳趯鞓紅偷光挽轉慰安委仗五老吾丘子憲官小沙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