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撚的意思、都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撚的解釋

見“ 都念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撚是漢語古詞彙,特指一種嶺南地區的水果,現代多稱“倒撚子”或“桃金娘”,其釋義及考據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都撚”為唐代嶺南方言對野生漿果“倒撚子” 的稱謂(因食時需撚其蒂而得名),學名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味甘酸,可釀酒或入藥。《漢語大詞典》釋為:“果名,即倒撚子”。

  2. 詞源考據

    • “都”為古漢語聚合之意,“撚”指手指搓轉的動作,合稱描述其食用方式。
    •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載:“倒撚子……花似海棠,子如軟柿,外紫内赤,頭上有四葉如柿蒂;食者必撚其蒂,故謂之倒撚子,亦呼‘都撚子’。”

二、植物特征與文化關聯

  1. 生物學特性

    屬桃金娘科常綠灌木,果實具補血、收斂等藥用價值。《本草綱目拾遺》稱其“養血明目,通絡舒筋”。

  2. 文學意象

    唐代詩人張祜《蘇小小歌》有“手撚都撚子,甘酸雜異味”之句,印證其作為南方風物的文化符號。


三、現代對應與演變

今“都撚”一詞已罕用,多稱“山撚子”(粵語)或“桃金娘”(學名),廣泛分布于華南、東南亞。其名稱演變體現漢語方言與物産文化的交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第11卷,頁842.
  2. 劉恂《嶺表錄異》(中華書局,1983校注本)卷中·果類.
  3. 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卷八·果部.
  4. 《全唐詩》張祜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511.

網絡擴展解釋

“都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綜合解釋:

一、作為“都念子”的異寫形式

根據解釋,“都撚”是“都念子”的另一種寫法。不過具體“都念子”指代何物,現存文獻未提供詳細說明,可能為某種植物的方言名稱或古代文獻中的特殊詞彙。

二、作為成語的特殊含義

提到“都撚”被解釋為成語,意為心胸狹窄、見不得别人好,常用于形容嫉妒心強的人。例如:

“他們總是不願看到别人成功,這種心态可用‘都撚’來形容。”

補充說明

“撚”字單獨的含義為:


提示:若您查詢的“都撚”指向成語,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若指向植物或古籍詞彙,可進一步提供上下文以便更精準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挨也八辟貶刺禀詞駁骝不愧不諐蟬鳥崇年丹葩打油飛敵鹵鼎分東牀擇對房客風品腐臰扶手割宅關切海表耗涸黑紅衡扼紅袂幻身環眺将理睽時流光琉瑠籠籞羅薦買路木客詩跑馬燈剖泮千金一瓠耆舊青泥起手衽席無别容當柔湯入貼適當其沖受服書辦疏財仗義思斷義絕沓風陶鍊跳波挑激猥劣武漢會戰巷吏鮮颢顯王淅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