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暗沉悶的空氣。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居無近絶溪、羣冢、狐蟲之所,近此則死氣陰匿之處也。”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在外頭一去就是兩年不回家,這屋子裡的死氣,他是不知道的。”
死氣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礎含義
無生命的氣息
指無生命的狀态或缺乏生機。
例:荒原上一片死氣,草木凋零。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沉悶壓抑的氛圍
形容環境或氣氛令人感到窒息、壓抑。
例:會議室裡死氣沉沉,無人發言。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二、引申含義
哲學概念中的“靜止之氣”
古漢語中與“生氣”相對,指事物停滞、衰敗的狀态。
例:《莊子》提及“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其中“死氣”喻指失衡之态。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軍事術語
古代兵書指戰場上的頹敗之勢或士氣低落。
例:《孫子兵法》強調“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惰歸即含死氣之象。
來源:《中國軍事大辭典》,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
三、使用示例與權威引用
文學用例
魯迅《野草·題辭》:“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将開口,同時感到空虛。”此處“空虛”暗喻精神層面的死氣。
來源:《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語言學分析
“死氣”屬偏正結構複合詞,“死”修飾“氣”,凸顯“氣”的消極屬性,與“活氣”“生氣”構成反義聚合。
來源: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死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死氣”指陰暗沉悶的空氣,常用于描述環境或氛圍缺乏活力、顯得壓抑。例如曹禺《雷雨》中的例句:“這屋子裡的死氣,他是不知道的。”
除了字面意義,“死氣”也可隱喻事物停滞不前或缺乏生命力。例如:“公司内部死氣沉沉,急需改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博物志》《雷雨》等文獻原文。
邦守拌嘴辨诘辯正兵屯差不點讒譏讒枉孱質春繭椿庭萱室聰明伶俐典子多魚之漏翂翂翐翐挂瓦骨殖匣涵濡恒人後腦勺子将纔将作少府漸涵澆懦腳婆解惑近世譏正匡圍昆陵老趕雷厲風飛掠子龍恩邏輯呂望賣卦夢見周公盟詛蔑須有奶嘴,奶嘴兒僻學前委訖籴切中要害清濁起影省采束心死比私券松台天閨聽說聽道通事官通幰車誣攀仙槎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