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暗沉闷的空气。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居无近絶溪、羣冢、狐虫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在外头一去就是两年不回家,这屋子里的死气,他是不知道的。”
死气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础含义
无生命的气息
指无生命的状态或缺乏生机。
例:荒原上一片死气,草木凋零。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沉闷压抑的氛围
形容环境或气氛令人感到窒息、压抑。
例:会议室里死气沉沉,无人发言。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二、引申含义
哲学概念中的“静止之气”
古汉语中与“生气”相对,指事物停滞、衰败的状态。
例:《庄子》提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死气”喻指失衡之态。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军事术语
古代兵书指战场上的颓败之势或士气低落。
例:《孙子兵法》强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惰归即含死气之象。
来源:《中国军事大辞典》,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
三、使用示例与权威引用
文学用例
鲁迅《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此处“空虚”暗喻精神层面的死气。
来源:《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分析
“死气”属偏正结构复合词,“死”修饰“气”,凸显“气”的消极属性,与“活气”“生气”构成反义聚合。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死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死气”指阴暗沉闷的空气,常用于描述环境或氛围缺乏活力、显得压抑。例如曹禺《雷雨》中的例句:“这屋子里的死气,他是不知道的。”
除了字面意义,“死气”也可隐喻事物停滞不前或缺乏生命力。例如:“公司内部死气沉沉,急需改革。”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博物志》《雷雨》等文献原文。
摆掣参覈参考读物晨夜筹策创钜痛深打伙计当捐到时候蹬空得失在人顶风冒雪断火断务封着府报阜财謡府试寡命裹腰还普很刚鬟花豢养祸患健决简穆介卿九棘倦笔粮饩离别离草滤器莽莽荡荡马七马八门眷淼漭弭耳靡漫冥芒末业烹犬藏弓千里草邛都旗主软刀赊借神龙见首石潭衰衽束紒隧道汤罐外功外闲伪朝闻风远遁香篆晓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