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譏正的意思、譏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譏正的解釋

糾正。《後漢書·班彪傳》:“ 彪 乃繼採前史遺事,傍貫異聞,作後傳數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譏正得失。”《隋書·經籍志二》:“至 後漢 扶風 班彪 ,綴後傳數十篇,并譏正前失。” 宋 陳善 《扪虱新話·三經辨》:“ 楊中立 著《三經義辨》,以譏正 王氏 ,當矣,然不作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譏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譏正意為糾正,指通過批評或指出錯誤來修正他人觀點或行為。該詞由“譏”(指責、批評)與“正”(修正)組合而成,強調以批判性态度引導正确方向。


二、古籍例證

  1. 《後漢書·班彪傳》記載:“彪乃繼采前史遺事……因斟酌前史而譏正得失”,指班彪續寫史書時糾正前人疏漏。
  2. 《隋書·經籍志二》提到班彪“譏正前失”,進一步印證其“修正錯誤”的用法。

三、使用場景


四、常見誤解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2)誤将“譏正”解釋為“諷刺正直”,可能是混淆了“譏”的常見義項(譏笑)與複合詞的實際含義。根據權威古籍及詞典(如漢典),其核心含義仍為“糾正”。


“譏正”屬書面用語,多用于文獻批評或學術讨論,需結合語境區分其“修正”本義與可能的引申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隋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譏正

「譏正」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譏」和「正」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譏」字的拆分部首是「言」,由10個筆畫組成;「正」字的拆分部首是「止」,由5個筆畫組成。

來源

「譏正」一詞出自《左傳·宣公十年》:“譏其不正者背之。”其中「譏」字指責、嘲笑,「正」字指正确、端正。合在一起表示嘲笑他人的不正之行為。

繁體

「譏正」在繁體字中寫作「譏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譏」字的另一種寫法為「譏」,它在「言」字的上面加上「其」字,表示批評或嘲笑。而「正」字在古代寫作「徝」,在「止」字的下方加上「往」字,表示正确、端莊。

例句

這個詞語可以用在句子中,比如:

他經常譏正别人的錯誤行為。

這樣的行為十分譏正。

組詞

與「譏正」相關的詞語:

諷刺、嘲笑、批評、批判、睿智、明理等。

近義詞

與「譏正」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譏諷、諷刺、嘲諷、嘲笑等。

反義詞

與「譏正」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贊賞、贊揚、稱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