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母的意思、食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母的解釋

謂守道,用道。《老子》:“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王弼 注:“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末飾之華,故曰我獨欲異於人。” 河上公 注:“食,用也。母,道也。我獨貴用道也。” 陳鼓應 今注:“貴食母:以守道為貴。‘母’,喻道。”

乳母。《禮記·内則》:“大夫之子有食母。” 鄭玄 注:“選於傅、禦之中,《喪服》所謂‘乳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食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用例,其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哺育幼兒的乳母或母親,強調其養育職能。《禮記·内則》載:"食子者,三年而出,見于公宮則劬。" 鄭玄注:"食子者,謂食母也。" 此處"食母"即專司哺育的乳母。

二、哲學引申義(道家思想) 《道德經·第二十章》有"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句。此處"食母"喻指萬物本源之"道"。王弼注:"食母,生之本也。" 意指道如生養萬物的母親,是宇宙根本。

三、使用現狀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消亡,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哲學讨論。日常表達"乳母""養母"等替代其本義,引申義則需依托《道德經》文本解讀。


權威參考來源:

  1.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
  2. 《道德經注》(魏·王弼注)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食母”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和發音判斷。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

一、哲學含義(讀音:sì mǔ)

  1. 基本解釋
    源自《老子》第二十章“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指遵循或持守“道”這一根本法則。王弼注解為“食母者,生之本也”,即以“母”喻“道”,強調對自然規律的尊重。

  2. 延伸背景
    道家思想中,“母”象征萬物本源,與“道”相通。此用法多出現在哲學讨論或古籍注釋中。

二、古代社會稱謂(讀音:sì mǔ)

  1. 乳母/奶媽
    根據《禮記·内則》記載,“大夫之子有食母”,指古代貴族家庭中專門負責哺育嬰兒的女性,類似現代乳母。鄭玄注稱其為“乳母”,屬于《喪服》中提到的特定身份。

三、現代誤用或衍生義(讀音:shí mǔ)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2)将其視為成語,比喻子女不孝,甚至引申為“兒子吃掉母親”。但需注意:

總結建議

若在古籍或哲學文本中遇到“食母”,優先考慮“守道”或“乳母”的釋義;若為現代語境下的比喻說法,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合理性。

别人正在浏覽...

隘門彭彭包身工稱喜弛備從役篡權大魁膽破心驚調令調陽法社改任圪墶冠轶觚廉果兒鼓司黑燈下火浒浒降化郊埸截割謹秘蟿螽飓風扣子款悉來教樂滋滋麥争場慢言迷盹鳥旗扭扭捏捏女流偶章排仗缥碧飄霏潛逃擒拏瓊睇乞取容贳升擦宿契台所檀施讨類知原鐵門限聽證菵草忘漂麥微祿唯心文人相輕武家子五鹿先入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