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飓風的意思、飓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飓風的解釋

[hurricane] 最初隻指加勒比海的熱帶氣旋;後來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風的熱帶氣旋

詳細解釋

(1).風力等于或大于12級的風。破壞力極大。

(2). 中國 古籍中 明 以前将台風稱為飓風, 明 以後按風情不同有台風和飓風之分。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南海 人言,海風四面而至,名曰颶風。”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一:“既而 荷蘭國 人舟遭颶風至此,愛其地,借居之。” 徐遲 《在高爐上》:“我聽到微微的聲響,很快很快擴大了,像一陣飓風從遠處疾馳而來。”

(3).發生在 大西洋 、 墨西哥灣 、 加勒比海 和 北太平洋 東部的熱帶氣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飓風”是漢語中描述熱帶氣旋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飓風指“發生在北大西洋西部、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等地區的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力達到12級以上(風速≥32.7米/秒)”。該詞源于古代航海術語,明代《東西洋考》已有“飓風之發,常在夏秋”的記載。

二、詞源演變 “飓”字由“風”與“具”組成,《說文解字》注“具”表聲兼表意,暗含“風力齊備”之意。古籍中常與“台風”混用,現代氣象學已規範為不同區域的命名:西太平洋稱“台風”,北大西洋稱“飓風”。

三、氣象學特征 參照《氣象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标準,飓風需滿足:

  1. 形成于26℃以上熱帶洋面
  2. 具有暖心結構和閉合環流系統
  3. 采用薩菲爾-辛普森分級标準劃分強度

四、社會影響 據《辭海》記載,曆史上著名飓風如1780年大飓風曾造成2.2萬人喪生,現代監測技術已建立包括衛星追蹤、風暴潮預警在内的防禦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飓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特殊的熱帶氣旋現象,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飓風指大西洋、北太平洋東部及加勒比海區域形成的強熱帶氣旋,需滿足最大持續風速≥32.7米/秒(12級風力以上)的标準。廣義上也可泛指任何12級以上的強風或熱帶氣旋。

  2. 區域差異與命名
    與台風本質相同,但命名依據發生地不同:

  1. 結構特征與破壞力
    飓風中心存在風眼結構,風眼直徑越小,周圍風速梯度越大,破壞力越強。伴隨強降雨、風暴潮等次生災害,常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2. 國際等級劃分
    按世界氣象組織标準:

  1. 延伸文化含義
    成語中"飓風"比喻猛烈的影響力,如"改革浪潮如飓風般席卷全國"。古籍記載中,唐代已用"飓風"描述海洋強風現象。

注:完整氣象數據可參考中國氣象局或世界氣象組織(WMO)官網。

别人正在浏覽...

北堂博文約禮殘念乘隙搗虛叱利醇笃辭第得尺得寸釣鳌客定編丁簾丢搭放告刜落幹任高攀公衆構抉瓜疇芋區光朗朗瑰瑰賴賴環立浣溪牋滑熟兼歲儉約角皮疾風驟雨灸治軍謀楷模纩綿闌班斂揪陵嶒淩擾龍盤鳳舞鸾裙綠林賣楂梨蔓蔓磻谿溥遍乾坤潛移默運輕刑去處上善若水使功不如使過十經童子勢門樹蘭私分隨高逐低邃情通攝團頭團腦脫屣僞蔽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