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帙的意思、道帙的詳細解釋
道帙的解釋
道教的書籍。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 唐 李白 《贈清漳明府侄聿》詩:“訟息鳥下階,高卧披道帙。” 王琦 注引《說文》:“帙,書衣也。”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帙的解釋 帙 ì 書、畫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整理書籍:“書亂誰能帙,杯幹自可添”。 量詞,用于裝套的線裝書。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道帙”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進行解釋:
-
字面本義:
- 道:指道家學說、道教經典或與道家思想相關的典籍。如《漢語大詞典》解釋“道”有“道家;道教”之義。
- 帙:原指包書的布套或函套,後引申為書籍、卷冊。如《說文解字》釋“帙”為“書衣也”,即書的封套。
- 合義:因此,“道帙”的字面意思是指盛放道家典籍的函套或書套,也直接代指道家、道教的書籍或經典著作。它強調的是道家文獻的集合或載體形式。
-
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 由于“帙”象征着對書籍的保護和整理,“道帙”一詞常帶有尊崇、珍視道家學問的意味,暗示這些典籍承載着重要的思想價值。
- 在文學作品中,“道帙”常與“梵帙”(佛經)對舉,用于指代道教經籍的總稱或道教的文化傳承。例如,古人詩句中常用“道帙”來指代道士閱讀或收藏的道書。
- 它體現了中國古代對典籍的重視和文獻整理的傳統,特指道家這一特定思想流派的文獻集成。
“道帙”的核心含義是指道家或道教的典籍、經書,其名稱源于古代書籍的裝幀形式(函套),後直接用以指代這類書籍本身。它蘊含着對道家學術的尊重及其文獻價值的肯定。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對“道”和“帙”的釋義。
-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對“帙”的解釋。
- 古代文獻及詩詞中對“道帙”一詞的使用實例(如唐代詩人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
“道帙”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ào zhì,屬于較為生僻的古語用詞,其含義可從字義和語境兩方面解析:
-
單字釋義
- 道(dào):在道教文化中特指道教的思想體系或宗教經典()。此外,“道”在古漢語中也可泛指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技藝(如茶道)或宇宙規律(如“天道”)。
- 帙(zhì):原指包裹書卷的布套,後引申為書籍、卷冊,如“卷帙浩繁”形容書籍數量龐大。
-
組合詞義
“道帙”合指道教典籍或經書,可理解為道教文獻的總稱,例如《道德經》《南華真經》等經典著作的集合。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補充說明:由于“道帙”的釋義來源權威性較低(),若需更嚴謹的考據,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道教專業文獻以确認具體用法及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塗八閩抱磿暴速避寇冰房玉節冰球不夜逞英雄點綉女調角泛水剛犷公法官家活脫兒精當競秀即死救鴿苴布軍伐看生婆考場累疊梁上君子裡西湖蒌室陋邑蟒玉密合納揆糱曲嘔鳳瓯蟻嫔娥平頭小樣巾跄踰喬柯親覽窮兇極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腮頰桑穰紙上場生不逢場屍頭試翼説不響宿田翁泰山北鬥同辔蛙吠瘟疹無成相猒淆溷小老頭下人躧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