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巾褐的意思、巾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巾褐的解釋

(1).頭巾和褐衣,古代平民的服裝。《三國志·吳志·薛瑩傳》:“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釋放巾褐,受職剖符。”《新唐書·儒學傳上·顔師古》:“乃闔門謝賓客,巾褐裠帔,放情蕭散,為林墟之適。”

(2).指不第秀才的境遇。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九:“先生困于巾褐,二句殊可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巾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代古代平民服裝

  1. 基本構成:

    • “巾”指頭巾,“褐”指粗布短衣,合稱表示古代平民或地位低下者的典型服飾。
    • 褐衣材質粗糙,多為貧寒者穿着,因此“巾褐”成為平民階層的象征。
  2. 古籍例證:

    • 《三國志·吳志·薛瑩傳》記載:“釋放巾褐,受職剖符”,描述薛瑩從平民身份被提拔為官的轉變。
    • 《新唐書》中顔師古“巾褐裠帔”的記載,也反映了文人隱逸時的簡樸裝扮。

二、隱喻不第秀才的境遇

  1. 引申意義:

    • 因科舉未中的秀才多生活清貧,故以“巾褐”借指其落魄境況。例如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道:“先生困于巾褐”,表達對失意文人的同情。
  2. 文化内涵:

    • 該詞不僅描述物質貧困,更隱含對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慨歎,常見于古代詩文中的自況或他喻。

“巾褐”既可具體指代平民服飾,又抽象化為寒士境遇的象征,體現了古代社會階層與文人境況的關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巾褐的意思

巾褐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頭巾和衣褂。它常常用來比喻貧窮、樸素的穿着和生活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巾褐的部首是巾(帽子的意思,由巾字的一橫變為斜),巾褐的筆畫有13畫。

來源和繁體

《巾褐》這個詞最早見于《論語·微子》,這個詞語主要用于形容古代賢人的穿着樸素,相比于華麗的衣飾和世俗追求,巾褐表現了一種崇尚簡樸、淡泊名利的價值觀。巾褐的繁體字是「巾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巾褐」的巾字常用一橫表示,而褐字則是由衣字與曷字組合而成,後來形狀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樣子。

例句

1. 他一身巾褐,生活簡樸而不事奢華。

2. 那位作家雖然居住在城市中,但仍然過着巾褐的生活,與塵世無關。

組詞

巾褐的組詞可以有:巾帼(婦女的意思)、褐色(深棕色的意思)、巾帼不讓須眉(比喻婦女在能力和地位上不遜于男性)。

近義詞和反義詞

巾褐的近義詞可以是樸素、質樸,反義詞可以是奢華、豪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