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寺塔。 明 何景明 《遊洪法寺塔園土山》詩:“憑危眺倒景,俯檻驚流霧。空王湧廟衛,貴者留墟墓。”
“廟衛”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
指寺塔(較常見) 見于等權威來源,原指古代廟宇中的佛塔建築。明代何景明詩句“空王湧廟衛”即用此意,将寺塔比作守護佛法的衛士。
比喻不稱職的守衛(成語用法) 僅查字典收錄為成語,由“廟宇守衛”引申而來,形容渎職、看守不嚴的情況,如“這個倉庫管理員簡直是廟衛”。
補充說明: • 部分低權威網頁(如)重複了寺塔釋義,但未提供新依據。 • 需注意語境區分,古籍文獻多取第一義,現代比喻用法較少見。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專業辭書獲取更權威解析。
廟衛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廣(廣告)和寸(長度單位寸),總筆畫為16畫。它是由寺(廟)和衛(守護)兩個字組成。
廟衛源自古代中國對廟宇的守衛人員的稱呼,也可以指廟宇的守衛工作。這個詞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描述保護廟宇、守護寺廟的工作和人員。廟衛也可以泛指保衛寺廟及其周邊安全的一切措施。
廟衛在繁體字中寫作廟衛。
古代漢字寫法中,廟的字形與現代相似,寫作“廣”加“至”,表示廟宇的寬敞。衛的字形寫作“人”加“十”,表示守護、保衛的人。
以下是幾個例句:
1. 他們為了保護廟宇安全,每天都要進行廟衛工作。
2. 她的父親是廟衛,負責守護廟宇,保證信徒的安全。
組詞:廟宇、廟祝、廟壁、廟堂、廟官、廟會
近義詞:寺衛、寺廟警衛、守護廟宇
反義詞:破壞、襲擊、入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