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健秀美。《宋書·鮑照傳》:“ 鮑照 ,字 明遠 ,文辭贍逸,嘗為古樂府,文甚遒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群玉》:“詩筆遒麗,文體豐妍。” 王闿運 《嚴鹹傳》:“試《錦雞賦》,文不加點,詞旨遒麗。”
“遒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ú lì,其核心含義是剛健與秀美的結合,常用于形容文辭、書法或藝術作品的風格。以下是詳細解釋:
文學與藝術領域
多用于評價詩文、書法等藝術作品。例如:
自然與人物描寫
也可形容自然景色的壯麗或人物儀态的優雅。如“風和日麗”中“麗”的華美,與“遒”的剛健結合,形成雄渾而精緻的意境。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宋書》《唐才子傳》等古籍。
遒麗(qiú lì)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人或物的風姿容貌或氣質優雅、美麗。用來形容人時,通常表示其豐姿秀美,儀态端莊。用來形容物時,表示其造型優美,富有吸引力。
遒麗的部首是辶(辵),總筆畫數為20。
遒麗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遒”原指聲音清晰悅耳,後演變為形容音樂、舞蹈等“優美”之意;“麗”原指美好、美麗。隨着時間的推移,遒麗逐漸被引申為整體形象或氣質優美的意思。
遒麗的繁體字為「遒麗」。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遒麗的寫法略有不同。遒的古代寫法為「晴」,麗的古代寫法為「麗」。
1. 她舉止遒麗,儀态端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這幅畫展現了山水的遒麗之美。
3. 這座古建築以其遒麗的風格吸引了大量遊客。
遒麗的組詞:遒麗無比、遒麗動人、遒麗多姿
近義詞:美麗、優雅、秀美
反義詞:粗糙、寒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