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音的意思、殊音的詳細解釋
殊音的解釋
(1).異音。特殊的樂音或聲音。《後漢書·西南夷傳論》:“ 夷 歌巴舞殊音異節之技,列倡於外門。” 晉 木華 《海賦》:“翻動成雷,擾翰為林。更相叫嘯,詭色殊音。” 南朝 梁武帝 《逸民》詩:“如林鳴鳥,鳥有殊音。”
(2).不同的方音。 唐 韓愈 《送湖南李正字歸》詩:“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 金 李天翼 《還家》詩之三:“殊音異服不相親,獨倚荒城淚滿巾。”
詞語分解
- 殊的解釋 殊 ū 不同:殊途同歸。懸殊。 特别,很:殊功。殊榮。殊勳。特殊。 斷,絕:殊死。 超過:“母氏年殊七十”。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音的解釋 音 ī 聲,亦特指有節奏的聲:聲音。音樂(?)。音律。音色。音量。音區。音韻。音像。音容(聲音、容貌)。弦外之音。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訊。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殊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異音(特殊的樂音或聲音)
- 本義:指與衆不同的音調或聲響,通常帶有獨特性。例如:
- 《後漢書·西南夷傳論》提到“夷歌巴舞殊音異節之技”,描述少數民族音樂的特殊性。
- 南朝梁武帝《逸民》詩中“如林鳴鳥,鳥有殊音”,比喻不同鳥類的鳴叫聲各有特色。
二、不同的方音(方言或地域口音)
- 引申義:表示不同地區的語言發音差異。例如:
- 唐代韓愈在《送湖南李正字歸》中寫道“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描述因地域不同導緻的方言和飲食差異。
- 金代李天翼《還家》詩提到“殊音異服不相親”,進一步體現語言差異對文化的影響。
補充說明
- “殊”的含義:在“殊音”中,“殊”取“不同”“特别”之意(如“殊途同歸”“特殊”),強調差異性。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使用較少。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用法示例,可參考《後漢書》《韓愈詩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殊音》的意思
《殊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分别不同的音調或音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殊音》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歹”部,右邊是“音”部。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
來源
《殊音》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本古代漢字字典中,其中解釋為“音韻異也”。這個詞彙的來源是古代漢字的演變和發展。
繁體
《殊音》的繁體字是「殊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代的《殊音》字寫作「死韻」。
例句
這裡給出幾個包含《殊音》的例句:
- 這個方言和普通話的《殊音》很大。
- 在不同的地區,同一個字的《殊音》也有所差異。
- 學習外語需要能夠區分不同的《殊音》。
組詞
一些以《殊音》為組成部分的詞語:
- 殊不知:不知道的意思。
- 殊途同歸:不同的方式但達到同樣的目的。
- 殊勳:特殊的功勳。
- 殊榮:特殊的榮譽。
近義詞
與《殊音》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異音、不同音調。
反義詞
與《殊音》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同音、相同音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