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用以保護身體的一種戰服。《南史·殷孝祖傳》:“禦仗先有 諸葛亮 筒袖鎧、鐵帽,二十石弩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賜 孝祖 。”
關于“筒袖铠”的詞義,需從字面本義、曆史背景及引申義三方面綜合解釋:
筒袖铠是中國古代用于保護身體的铠甲,其特點為:
筒袖铠也引申為成語,形容人臂膀粗壯如铠甲,比喻力大無窮或勇猛異常。例如:
《筒袖铠》是一個漢字詞組,由「筒袖」和「铠」組成。
「筒袖」是指衣袖很寬大的服裝款式,袖子從肩膀一直延伸到手腕,形似筒狀。在古代可以用于形容寬松長袖的衣物。
「铠」是古代士兵使用的一種護具,用于保護身體。它由金屬制成,覆蓋在身上,起到抵禦武器攻擊的作用。
所以,「筒袖铠」可以理解為一種護具,它由寬大袖子的衣物和铠甲組成,用于保護身體。
「筒袖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筒袖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的武士或士兵在戰鬥中需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所以會穿戴各種铠甲。然而,為了靈活地進行動作,保留了袖子寬大的設計,因此出現了「筒袖铠」。
在繁體字中,「筒袖铠」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筒袖铠」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組詞:筒袖彪繡、铠甲、袖筒、铠铛
近義詞:袖甲、袖衣盔、寬袖铠
反義詞:緊袖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