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杜牧》:“ 牧 佐 宣城 幕,遊 湖州 ,刺史 崔君 張水戲,使州人畢觀,令 牧 閒行,閲奇麗,得垂髫者十餘歲。後十四年, 牧 刺 湖州 ,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為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緑葉成陰子滿枝。’”後以“緑葉成陰”比喻女子青春已逝,以“子滿枝”比喻兒女成行。
(2).謂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宋 蘇轼 《寒食與器之遊南塔寺寂照堂》詩:“紅英掃地風驚曉,緑葉成陰雨洗春。” 宋 劉克莊 《摸魚兒·海棠》詞:“年光去迅。漫緑葉成陰,青苔滿地,做得異時恨。”
“緑葉成陰”(也寫作“綠葉成陰”)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這一層含義源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轶事。據《唐詩紀事》記載,杜牧在湖州偶遇一位少女,約定十年後娶她為妻。十四年後,杜牧重返湖州時,發現女子已嫁人生子,于是寫下詩句:“狂風落盡深紅色,緑葉成陰子滿枝。”此處用“緑葉成陰”暗指女子年華老去,同時以“子滿枝”形容其兒女成行。
此典故在《紅樓夢》中也有引用,比喻少女出嫁後生兒育女的自然規律。
這一含義側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寫。例如:
部分資料提到該成語源自《莊子·逍遙遊》,但此說法與其他權威來源(如漢典、查字典)存在沖突,主流解釋仍以杜牧詩句為依據。建議以高權威性文獻為準。
緑葉成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綠葉将樹蔭遮蔽,比喻新一代人超過前一代人,使老一代人感到憤慨或失落。
緑葉成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緑(糸糸竹竹竹)葉(艹欠)成(一戈)陰(阜)。
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盡心下》:“馮唐易老獨留青,朝世以為父母情。”意思是馮唐易老,人們隻看到青年,把他們當成父母親近。這個成語也有繁體字寫法,為「綠葉成陰」。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可以有一些變化。比如「緑」可以寫作「翏」,「葉」可以寫作「葉」,「陰」可以寫作「陰」等。不過,現代常用的寫法是「緑葉成陰」。
例句:
1. 現在年輕人的科技能力強大,對于新興行業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緑葉成陰,老一輩的人不明白。
2. 在這個時代,新一代的力量正在崛起,緑葉成陰,老一輩的觀念需要被更新。
組詞:
1. 緑野:綠色的草地或林野。
2. 緑意:綠色所代表的意義。
近義詞:晚輩超過前輩、後浪推前浪。
反義詞:老一輩超過後一輩、前浪領先後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