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陳百史》:“城門下鑰,請俟明日。”
(2).開鎖。《新唐書·後妃傳上·楊貴妃》:“ 力士 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 安興坊 門馳入。”
“下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à yuè,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存在兩種看似相反的解釋:
下鎖(關閉門鎖)
指将門鎖上,常用于描述城門、宮門等場所的關閉動作。例如: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記載:“城門下鑰,請俟明日。”
這裡指城門關閉落鎖,需次日再開。
開鎖
在特定文獻中,“下鑰”也可指解開鎖具。例如:
《新唐書·後妃傳》提到:“下鑰安興坊門馳入。”
此處描述高力士為迎接楊貴妃,解開安興坊門鎖的情景。
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池北偶談》《新唐書》等古籍原文,或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下鑰(xià yu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下”和“鑰”。下鑰的拆分部首是“⺓”和“钅”,其中“⺓”是“八”的另一種寫法,表示了一個手的形狀,而“钅”是金屬或金子的象形字。下鑰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下鑰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把能夠打開或關上門窗的鎖具稱為“鑰”,下鑰則是指位于下方、下面的鎖。它描述了一種低于或位于它人、事物之下的狀态或位置。
在繁體字中,下鑰的寫法保留了原本的形态,沒有太大變化。整個字的結構和筆畫數都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下鑰的部分寫法是有所變化的。其表示手的部分在古代的寫法中更加明顯,并且整個字形更加貼近于“手”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下鑰這個詞語:
1. 我們要把下鑰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丢失。
2. 她在比賽中獲得了下鑰的位置,這是她的驕傲。
3. 這個問題下鑰被人忽視了,現在才暴露出來。
下鑰的其他組詞包括“上鑰”、“中鑰”等。其中,“上鑰”表示位于上方、上面的鎖,“中鑰”表示位于中間、中部的鎖。
近義詞可以包括“下方”、“底下”等詞語,表達了相似的意思。反義詞則可以是“上方”、“上面”等,表示與下鑰相對立的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