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碩果的意思、碩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碩果的解釋

[great fruit;great achievement] 巨大的成果;比喻難得而僅存的人或物

碩果僅存

碩果灌叢,圍木辣尋。——晉· 左思《魏都賦》

詳細解釋

(1).大的果實。亦喻重大利益。《易·剝》:“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高亨 注:“喻貨利在前而不取。” 晉 左思 《魏都賦》:“碩果灌叢,圍木竦尋。” 唐 李庾 《西都賦》:“挺碩果於華林,育豐蔬於中園。”

(2).比喻難得而僅存的人或物。 清 趙翼 《到揚州沉既堂留飲話别》詩:“今茲再來遊,碩果公一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方見命世大儒,遭罹厄會,實由天厭明德,留此寒泉碩果,藉以開興朝文運之先。” 王國維 《觀堂集林·宋刊本<爾雅疏>跋》:“《爾雅》舊疏又有 吳門黃氏 、 歸安陸氏 二本。今 黃 本已佚, 陸 本又流出海外,惟此為碩果矣。” 姚錫鈞 《論詩絕句》:“ 螺洲 高隱文章伯,八俊風流碩果存。”參見“ 碩果僅存 ”。

(3).比喻巨大的成績。 秦牧 《藝海拾貝·“果王”的美號》:“而且在不同的人手裡,下足苦功和充分發揚風格之後,都可以培育出各種各樣的藝術碩果。” 徐遲 《井岡山記》:“ 井岡山 上, 毛6*6*東 同志的思想已萌芽發展,開了花,結了碩果,長成了大樹。”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碩果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碩果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如下:

一、本義:巨大的果實

指體積飽滿、形态較大的果實,多用于描述植物成熟的收獲物。

例證:

《詩經·豳風·七月》中“七月食瓜,八月斷壺”的“瓜”即包含碩果之意,體現農作物成熟的豐碩狀态 。

二、引申義:珍貴的成果或成就

比喻經過努力獲得的顯著成果,常與“僅存”連用(“碩果僅存”),強調稀有性與珍貴性。

例證:

  1. 學術領域:指代重要研究成果,如“這項突破是團隊十年研究的碩果”(《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文化傳承: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僅存的碩果”形容瀕臨消失的傳統技藝 。

三、固定搭配與用法

權威來源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3. 《詩經直解》,複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
  4. 魯迅《且介亭雜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外部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碩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uò guǒ,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大的果實,如《西都賦》中“挺碩果於華林”。後引申為巨大的成果或利益,例如“碩果灌叢,圍木竦尋”(《魏都賦》)。

  2. 出處與演變
    最早見于《周易·剝卦》:“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原指未被摘取的大果實,後比喻未被侵占的利益。唐代起逐漸用于形容重大成就或珍貴留存的事物,如李庾《西都賦》。

  3. 比喻意義

    • 難得而僅存的人或物:如“碩果僅存”形容曆經淘汰後的珍貴遺留。
    • 巨大的成就:常用于學術、藝術等領域,例如秦牧《藝海拾貝》中以“藝術碩果”比喻傑出作品。
  4. 常見用法

    • 成語“碩果累累”(讀léi léi),強調成果的豐碩積累,如霍達《補天裂》中描述科舉成就。
    • 現代多用于正式場合,如“科研碩果”“文化碩果”等表述。

該詞從具體果實演變為抽象成就的象征,兼具文學性與實用性,需注意“累累”的讀音易錯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埃芥濱近菜畦沖素觸千搗萬楚柁吳樯從試邨堡大晴天德況凋衰吊腰撒跨短跑分剟輻聚國寶鶴壽紅茶晦明胡天胡帝駕坐解谕旌鼓荊南杞梓救撫九服酒戰隽遠柯條婪尾類昊兩等小學堂龍顔論列是非滿江紅(怒發沖冠)滿世間嫚侮濛汜尨雜門墉仆滅前所未知漆吏親藩秋糯喪事射孔聖業石層贳過飾罵湯禹挑試銅山金穴駝蹄土窯外切望佯五恭鮮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