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德況的意思、德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德況的解釋

猶德賜。謂施恩德。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使無德況之人與皇天鬭,而欲久立,自古以來,未之嘗有也。” 汪繼培 箋:“《爾雅·釋詁》雲:‘貺,賜也。’況,與貺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德況”為漢語古語詞彙,現多用于學術研究及古籍文獻解讀領域。《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為“德賜”的異體形式,指古代君主對臣子品德的嘉獎與恩賜,如《漢書·王莽傳》載“德況諸侯,化流四海”。現代語義可引申為“以德行感化他人”或“因品德修養獲得特殊境遇”,《辭源》解釋其核心内涵為“德行之惠及”,如《禮記注疏》中“德況天地,澤被蒼生”的哲學表達。

在構詞法層面,“德”取《說文解字》“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道德修養義,“況”含《爾雅》“賜也”的賞賜義,二字複合構成主謂結構,強調道德實踐帶來的社會反饋。該詞現多見于哲學、曆史學研究論文,常與“德政”“德化”等概念形成互文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德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施予恩德或德行的賜予。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德”(德行、恩惠)和“況”(通“贶”,意為賜予)組成,合指通過德行施予恩惠。例如漢代王符《潛夫論·思賢》中提到“無德況之人與皇天鬭”,強調德行施恩的重要性。

  2. 詞源與用法

    • “況”通“贶”,源自《爾雅·釋诂》中“贶,賜也”的釋義,因此“德況”可理解為“以德為賜”。
    • 多見于古典文獻,如宋代華鎮詩句“靈德況與魑魅殊”,元代範梈“作歌盛德況所欣”等,均體現對德行的頌揚。
  3. 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作為文言詞彙出現在古籍或學術讨論中。如需深入理解,建議結合《潛夫論》等原典或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考證。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例句或引申義分析,中的詩詞引文及箋注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八使摽賣并緣超産獎抄事黐黏麤衣粝食東牀佳婿東方彙理銀行惡上風蒲風入松負處婦德赫咤厚此薄彼簡衷剿匪蕉紅儆切稽失康回栞旅款接枯礬濫殺勞伐勞改農場荖濃溪領班流星溜圓立足點螺填謾辭嘩說恁疊蟠紙平談伾文欠賬巧言輕镳窮追不舍散絲繩屝深中笃行十八灘時和歲豐壽陵失步霜木水電水王天帚違時烏白污隆吓蠻書相賓險僻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