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窯洞。 趙樹理 《李有才闆話》一:“村西頭是磚樓房,中間是平房,東頭的老槐樹下是一排二三十孔土窯。” 趙樹理 《李有才闆話》三:“這天晚上, 李有才 的土窯裡自然也是特别熱鬧,不必細說。”
(2).燒制陶器的窯。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死蛇的氣味,腐草的氣味,屠戶身上的氣味,燒碗處土窯被雨以後放出的氣味,要我說來雖當時無法用言語去形容,要我辨别卻十分容易。”
(3).手工開采的煤窯。 ********* 《把一切獻給黨·勞動的開端》:“土窯完全靠人工采煤。窯主們隨便挑個地方,挖一個斜洞,就算是煤窯,工人出進連腰也伸不直。”
“土窯”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土窯在黃土高原地區特指一種傳統民居形式,即“窯洞”。這種建築利用黃土層垂直節理的特點,在土坡或山崖上挖鑿洞穴,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是山西、陝西等地的特色建築。
指用土砌成的窯爐,用于燒制陶瓷、磚瓦等器物。例如台灣莺歌作為陶瓷重鎮,便以土窯燒制工藝聞名。這類土窯結構簡單,多采用黏土夯實或磚石搭建,常見于傳統手工藝産區。
在礦業中,土窯指代簡陋的手工采煤設施。這類煤窯通常為斜洞式結構,開采條件艱苦,安全系數較低,多見于早期或小規模煤礦作業。
以上解釋綜合了建築、手工藝、礦業等領域的定義,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土窯》是指一種以土為主要原料,用于燒制陶器的窯。它是古代中國陶瓷工藝的一種重要形式。土窯源于中國古代的冶瓷制作技術,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1400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
《土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土”和“穴”,其中“土”是左邊的部首。根據現代漢字規範,它的筆畫數是11畫。
《土窯》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土窰」。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有所不同。關于《土窯》這個詞,其古代漢字寫法為「土窯」。
1. 這個村子裡的土窯被稱為中國陶瓷的瑰寶。
2. 他是一位土窯藝術的傳承者,他的作品被世人所稱贊。
1. 陶瓷窯
2. 磚窯
3. 瓦窯
4. 燒窯
5. 窯洞
1. 窯爐
2. 窯堂
3. 窯草
瓷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