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酒巡至末座。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下:“今人以酒巡匝為婪尾。” 唐 無名氏 《河東記·申屠澄》:“有頃,嫗自外挈酒壺至,於火前煖飲,謂 澄 曰:‘以君冒寒,且進一杯,以禦凝冽。’因揖讓曰:‘始自主人。’翁即巡行, 澄 當婪尾。” 清 朱彜尊 《冬夜同諸子集杜司空齋中》詩:“揚眉且作 吳 下語,婪尾笑卷樽中波。”
(2).最後;末尾。 宋 楊萬裡 《八月朔曉起趣辦行李》詩:“雨後晨先起,花間濕也行。破除婪尾暑,領略打頭清。” 清 譚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懷》之四:“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賸此時。”
(3).指芍藥花。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沉初 ﹞有《揚州篠園看芍藥》詩雲: 篠園 北達 蜀岡 偏,婪尾今看奪衆妍。”參見“ 婪尾春 ”。
“婪尾”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和讀音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判斷詞義,專業領域(如古典文學)優先采用“lán yǐ”讀音及對應解釋。
《婪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味着“貪婪地追求權勢和利益”的行為。
拆分《婪尾》的部首為“女”和“舛”,部首是字的主要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字的大緻意義。部首“女”表示與女性有關,而部首“舛”表示行走時扭曲的樣子。
《婪尾》共有13畫,書寫時需要連續書寫基本的13個筆畫。
《婪尾》來源于古代的文字和文學作品,描繪了一些人貪心、追求權勢和利益的丑惡行為。
在繁體字中,《婪尾》的寫法為「嬾尾」,保留了原有的字義和讀音,隻是字形發生了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婪尾》的古代寫法可能為婪委、婪畏或婪惟等,這些寫法曾經被用作表達相同的意思。
1. 他因追求權勢和財富而堕入了《婪尾》。
2. 這位政治家的貪污行為完全顯示了他的《婪尾》本性。
1. 婪心:指貪婪的心态。
2. 尾大不掉:表示貪心的表現,形容貪婪的人難以擺脫欲望。
1. 貪心:表示貪婪地追求權勢和利益。
2. 貪婪:指追求權勢和利益的欲望強烈。
1. 正直:正直品德的舉止與《婪尾》截然相反。
2. 無私:無私奉獻的行為與《婪尾》相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