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恭的意思、五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恭的解釋

謂五種仁讓行為。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恭、五暴。何謂五恭?入境而恭,軍失其常。再舉而恭,軍無所糧。三舉而恭,軍失其事。四舉而恭,軍無食。五舉而恭,軍不及事。”參見“ 五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恭”是古代軍事策略術語,源于《孫膑兵法·五名五恭》,指軍隊在與敵方交涉或行動中應避免的五種過度恭順行為。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五恭與“五暴”(五種過度暴力行為)相對,強調軍事行動需剛柔適度。根據銀雀山漢墓竹簡記載,五次不同場景下的過度恭順會導緻:軍紀失常、糧草匮乏、戰事延誤、士兵饑餓、任務失敗。

具體表現

  1. 入境而恭:初入敵境即過度示弱,導緻軍隊喪失常規紀律。
  2. 再舉而恭:反複退讓,使己方失去糧草補給。
  3. 三舉而恭:多次妥協,延誤關鍵軍事行動。
  4. 四舉而恭:持續退避,造成士兵饑餓。
  5. 五舉而恭:完全被動,最終無法完成任務。

延伸用法 在非軍事語境中,該詞偶爾被引申為“五種仁讓行為”,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創作(如清代詩詞),并非其原始含義。

現代啟示 該概念體現了古代兵法中“剛柔并濟”的辯證思維,對現代人際交往和危機處理仍具參考價值——過度謙恭可能適得其反,需根據情境調整策略。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孫膑兵法》竹簡文獻及權威詞典釋義,欲查完整原文可參考、6的竹簡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恭

「五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五」和「恭」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恭」的部首分别是「二」和「心」,其中「二」是指二點水部,「心」是指心字底部。

「五恭」的總筆畫數為十五畫。其中「五」字的筆畫數為四畫,「恭」字的筆畫數為十一畫。

來源和繁體

「五恭」這個詞的來源與佛教有關。古代佛教經文中有「五恭拜佛」的說法,意為以五體投地向佛敬禮。

在繁體字中,「五恭」的寫法與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五恭」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寫法中,「五」字的上方加一橫,表示五這個數字的意思;而「恭」字則是用「立」字旁邊加上「王」字。

例句

他向神佛虔誠地五恭拜了。

每天清晨,她習慣性地五恭朝拜祖先牌位。

組詞

五行、五音、五常、五福

近義詞

五體投地、五賀、五拜

反義詞

大煞風景、大喜過望、大笑可破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