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禹 。即 夏禹 , 夏 代開國之君。《楚辭·離騷》:“ 湯禹 嚴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姜亮夫 校注:“ 湯禹 ,歷來諸家皆以為 殷湯 夏禹 。 寅 按古無倒稱 湯 禹 之例……《莊子·逍遙遊》‘湯之問棘也是已’, 簡文 注:‘湯,廣大也。’重言曰湯湯,《詩·載馳》‘ 汶水 湯湯’,傳:‘大貌。’則 湯禹 猶後言 大禹 也。”《楚辭·九章·懷沙》:“ 湯禹 久遠兮,邈而不可慕。” 姜亮夫 校注:“ 湯禹 , 大禹 也。”
“湯禹”是古代文獻中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如、、),“湯禹”指大禹,即夏禹,是夏代的開國之君。在《楚辭·離騷》《九章·懷沙》等古籍中,該詞被用于表達對聖王的尊崇。
“湯”的特殊用法
有學者(如姜亮夫在、3中校注)指出,“湯禹”并非商湯與夏禹的合稱,而是以“湯”為形容詞,表“廣大、崇高”之意,整體意為“偉大的禹”。這一解釋反駁了傳統認為“湯”指商湯的觀點,強調古代無倒序稱呼先例。
與大禹的關系
結合對大禹的詳細記載,夏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治水的聖王,姒姓,名文命,以疏導江河、三過家門不入聞名,後建立夏朝。“湯禹”即是對其功績的尊稱。
“湯禹”是對夏禹的尊稱,體現其作為聖王的典範形象。需注意該詞在古籍中的特殊用法,避免與商湯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楚辭》原文及姜亮夫的校注研究。
《湯禹》是一個詞彙,意思是指中國古代的兩位偉大的帝王,分别是商朝的建立者湯和夏朝的開國君主禹。他們都對中國的曆史和文化産生了重大影響。
《湯禹》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
湯:水部,3筆
禹:示部,8筆
《湯禹》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曆史和傳說。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他幫助百姓擺脫了當時的暴虐統治者,建立了一個有序和繁榮的國家。禹是夏朝的開國君主,他治理洪水,開創了中國古代最早的王朝。湯和禹都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備受尊重和崇拜的英雄人物。
《湯禹》的繁體寫法為「湯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湯禹》兩個字在古代的寫法是:
湯:尚方圓
禹:示+⿱口口+禾
這是《湯禹傳》的開頭——“商高之子湯,其母曰塗,塗是一個很勤快很勇敢的女子。”
相關的組詞有:
湯首、禹門、湯鴨、湯羊肉等。
《湯禹》的近義詞包括:
湯與禹、古代帝王、中國開國君主等。
《湯禹》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指的具體的人名和相關的曆史事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