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奏的意思、草奏的詳細解釋
草奏的解釋
(1).草拟奏章。《漢書·王莽傳上》:“ 竦 者博通士,為 崇 草奏,稱 莽 功德。” 唐 戴叔倫 《贈司空拾遺》詩:“ 陳琳 草奏才還在, 王粲 登樓興不賒。”《宋史·孝宗紀一》:“﹝ 史浩 ﹞亟入為帝言,太子不宜将兵。乃為草奏,因中宮以進。”
(2).草拟的奏章。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長新除工部員外見簡》詩:“詞鋒偏卻敵,草奏直論兵。” 唐 杜甫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七:“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入帝鄉。”
詞語分解
- 草的解釋 草 ǎ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
- 奏的解釋 奏 ò 作樂(?),依照曲調吹彈樂器:演奏。奏國歌。奏鳴曲。 封建時代臣子對皇帝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啟奏。奏議。奏疏。奏折。奏本。奏對。 呈現,取得:奏效。奏功。奏捷(取得勝利)。大奏奇功。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草奏”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動詞用法:指草拟奏章的行為。源自古代官員起草上呈帝王的文書,如《漢書》記載「竦為崇草奏,稱莽功德」,唐代戴叔倫詩句「陳琳草奏才還在」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
名詞用法:指草拟的奏章文本本身。如唐代杜甫詩句提及「草奏何時入帝鄉」,此處即指奏章文稿。
二、延伸與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草奏”解釋為成語,表示「隨意書寫的文字或樂曲」,但此釋義在古籍和權威文獻中缺乏直接例證,可能屬于引申義或現代語義擴展。
三、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文書起草場景,如《宋史》記載史浩「為太子草奏」。
- 詩詞引用:唐代詩人常以“草奏”體現文臣的職責,如李嘉祐詩句「草奏直論兵」。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典場景優先采用「起草奏章」的核心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宋史》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奏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具有多重含義。下面是關于草奏的相關信息:
部首:艸(也為草字旁)
筆畫:7畫
來源:草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草”字表示植物中的草類植物,“奏”字則表示演奏、表達或傳達。草奏一詞的意義是指像草一樣迅速傳遞信息或表達情感。
繁體:草奏的繁體字為「草奏」。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草奏的寫法略有不同。可能以「草播」、「草奏」等形式出現。
例句:1. 他的聲音猶如草奏般迅速傳遍整個村莊。
2. 我們需要一種草奏一樣高效的方式來傳達這個消息。
組詞:草地、奏效、奏樂、奏鳴曲
近義詞:迅捷、迅速、敏捷、靈巧
反義詞:緩慢、遲緩、拖延、遲緩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隨時來問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