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習禮的意思、習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習禮的解釋

學習禮儀。《儀禮·士相見禮》:“賓對曰:‘某不以摯,不敢見。’主人對曰:‘某不足以習禮,敢固辭。’”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嗟佳人之信脩,羌習禮而明詩。”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上:“造士者,成士也。能習禮而成其士也。” 清 吳榮光 《<吾學錄>凡例》:“先師廟祭器、祭品、樂器、樂章,視他廟特加詳載,俾習禮者得所攷據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習禮,漢語複合詞,由“習”與“禮”構成。《漢語大詞典》釋為“修習禮儀”,強調通過反複實踐掌握禮制規範與文化儀軌。其核心内涵包含兩個層面: 一為行為層面,《禮記·曲禮》載“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指通過周期性演練掌握揖讓、祭祀等儀式規程; 二為精神層面,《論語·學而》言“不學禮,無以立”,強調禮制背後尊卑有序、敬天法祖的倫理觀念培養。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士人階層的文化養成,如朱熹《大學章句》提及“習禮以養其恭敬之心”,凸顯禮儀修習對心性涵育的作用。當代語境中,“習禮”延伸至傳統文化複興背景下禮儀教育的實踐行為,教育部《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将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習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1.拼音與構成

2.基本含義

3.詳細解釋

4.應用場景

5.總結

“習禮”不僅指禮儀的學習,更強調通過實踐将其轉化為行為習慣,是中華文化中個人修養與社會規範的雙重體現。其内涵從古至今一脈相承,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占據重要地位。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查閱《儀禮》《洛神賦》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拉巴圖叭兒白馬津白馬素車筆妙逼責逋戶逋亡唱善赤縣除隧從頌敵偶販私發摘烽台諷議改圖圪仰構磚果悍黃癬回舒簡獨箋述鑒止噍罵進道若蜷鏡面臼杵之交棘闱崛然卡位可鼻痾疢狼扈涼浸浸連向沒襃彈配布平闆遷貶洽奏傾慄瓊锳日月蹉跎沙皇肆宅痰飲同德同門友通子頭答晚霭王庾汙濺無微不至閑澹相招小信